上回拍卖的地皮,还有这两栋楼,给银行的贷款还在供着,周家这行为,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周正基和黄香灵只能拉下脸面,去跟人借钱了。
这日,周雅韵便陪着两人去参加一个北上的酒会。
不过眼下,周家可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多出来投资内陆的。
主要是为了来套近乎找熟人借钱。
周雅韵端着酒杯跟在后头,心道奇了怪了,周家真正交好的,能借的,早就借了。
黄香灵也是神奇,不愿意卖百货,不愿意卖纺织厂,倒是好意思拉下脸在这种场合跟人攀谈。
周远洋赌博欠债的事情,并不是秘密,耳聪目明的人早就知情。
加上这个月周正基变卖家产,圈子就这么大,别人不知都不容易。
大家的钱都是一点点赚的,没有“噗通”一声,心甘情愿给别人填窟窿的道理。
周正基不是会低头求人的人,说着说着,觉得求人,就不愿意说下去。
周雅韵站在后头撇撇嘴,求人也没有求人样,别人愿意借钱就奇了怪了。
但纵使相识多年,能借钱的,也多是几百万几百万地借,一次性能借的并不多。
或许也是不愿意借这么多。
周雅韵心里琢磨着,黄香灵看似混迹名利场,真心喜欢她的富太太,其实也不多。
大家都是混江湖的,并非看不明白。
周家眼下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手头也不是没有资产,只是不愿意轻易变卖罢了,那怎么就好意思找人借钱了,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雪中送炭,那才叫大情大义,叫人永生难忘的人情。
现在周家不过想借钱周转,精明一些的人,大多不愿意帮,顶多面子过不去,意思意思。
有多余的闲钱,还不如去内陆投资呢,赚名声又赚回报。
这场交流酒会,是官方组织的,来了一些官员。
虽说改开已经几年,但最高层的政策未定,人心未定,眼下的地产业就是最好的显示。
去年撒夫人来华,谈判没有结论,不少港商也是持观望状态,据说今年还要继续谈判,大家都想等一等再做决定。
但也不乏有先驱者,便是这酒会上被簇拥着的人。
周雅韵端着酒杯与相识的人寒暄,转头,看见周正基愣着不动。
“爹地,怎么站在这儿。”并非不能站着,而是周正基站的地方是侍者的出口。
“我休息一阵。”周正基叹气说。
周雅韵顺着周正基的眼神,看到了中心处的方**,以及站在他旁边的路天策。
是了,方**。
那位把股份卖给路天策,助他拿下正兴实业的大佬。
没想到看上去这么熟,显然是在向别人介绍路天策。
周雅韵与周正基一道看着那边,心境却是截然不同。
这么瞧着,路天策确实是适合站在中心的人物,便是站在一群大佬和官员中间,也让人不由聚焦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