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在英勇护驾后,他阿兄好像有意要立太子了。
对此成蟜有些好奇起来,毕竟以前的历史上,好像也没说立太子的事。
莫非是有他的穿越后,一切就有所不同了?
这样也好的,扶苏可是他和蒙毅培养出来的,不立为太子的话,实在说不过去。
可不能让他侄儿打白工,给自己打工和给别人打工,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像他就是没办法,实在是太穷了,不能力一下,根本别想过上悠闲的好日子,否则成蟜也不会如此的努力。
那都是为了他以后的好日子,也不能算大白工。
扶苏即便回去咸阳,依然跟成蟜保持通信,当然了,那信是给他阿父过目了以后,才寄出来的。
至于成蟜寄回去的信,直接写他阿兄名头,谁也不敢拆来看。
“一些小事,你们自己看着办,解决不了的,再拿来给我。”成蟜很想罢工,其实大梁城目前也少有需要他紧急处理的工作。
城中有专门防御还有管理治安的人员,甚至是消防人员,也是有的。
当初手下墨家人,简直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他只是提出要求来,他们就能给他做出增压消防车来,谁敢信?
说是消防车,其实就是个可移动的木桶,里面的水可以增压喷洒出来。
但比起拎着木桶,一桶一桶的倒水灭火,已经是好的不知道太多了。
晚上有人员巡逻,一旦发现火势,就能立刻灭除,在大梁城绝对是受欢迎的职业。
谁不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样是当兵,这个并不需要上到战场上,所以黔首很乐意加入。
【作者有话说】
[比心]
124☆、第124章
◎财大气粗的长安君!◎
大梁城的繁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水利设施的发达。成蟜在给兄长的信中,满怀热忱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期盼兄长能有机会亲临大梁,亲眼见证这里的繁荣景象。
实际上,无论成蟜身处何方,他都会细致入微地写信给嬴政,即便自己无法亲身踏足那些地方,也力求通过文字让嬴政对每一处都有详尽的了解。
作为弟弟的成蟜,在信中总是事无巨细地描述所见所闻,他的每一封信都写得极为详尽。此外,他还积极倡导多种树的理念,认为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尽管如今的山上树木葱郁,绿意盎然,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树木资源势必会日益紧张。成蟜曾亲眼见过几十年前的老照片,那时的龙国,远不如后来这般生机勃勃,四处皆是灰蒙蒙的景象。
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为了让他们不必像前人那般辛劳,成蟜甘愿付出努力,为后世之人多争取一份福利。他深知治理水患、防止土地流失的重要性,因此大力提倡多种植树木,以固土保水,造福苍生。
毕竟后世治沙,真的不是一般的辛苦,多少代人多努力,才达到后来的程度。
所以作为祖先,也要好好的爱护环境!
如今王以纶日常用来做饭,还是冬日里取暖,甚至是住的房屋,可都离不开木头。
可木头从哪里来?还不是山上的树木。
所以成蟜便提出来,砍伐一棵树,必须补种才可以。
即便大梁城这边大兴土木,周围的山上,还是郁郁葱葱的,虽说高大的树木被砍伐了,但新种植的也有不少,等过上几十年的时间,也能长成那参天大树。
只要他制定的规则依然有效,人们的生活便无需为树木的匮乏而忧虑。毕竟,一旦山岭失去了树木的庇护,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便可能接踵而至,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
这类天灾,从某种程度上讲,与人类自身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是因果的轮回。
因此,他应当积极播撒善良的种子,为世间种下美好的因缘。
在当今这个时代,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其他领域,木材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即便有人试图通过开采煤矿来寻找替代资源,但总体而言,木材的使用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煤矿的开采难度极大,而那些易于开采的露天煤矿,如今仍牢牢掌握在燕国的手中。这一现状即将发生改变,成蟜凝视着系统地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燕国这片土地上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到了冬季,他还能品尝到那里的冻梨。前世的他居住在南方,鲜有机会踏足北方,光看那机票价格,就令人望而却步。
想不到这辈子倒能亲身体验一番,也是不错的机会。
成蟜每日都翘首以盼,等待着玲珑从前线寄来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