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不繁华另说,最起码这座城很热闹,不是大声喧哗的热闹,而是每一个人的脸上,并非是麻木,而是由内而外的开心。
哪怕一些人的脸上,刻着那难看的字迹。
蒙家兄弟只觉得,这地方很不错,令人安心。
多少也明白了一点,君上为什么会这么做了。
“在我的眼里,这些黔首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力量,铸成我的长安城,乃至大秦。”成蟜在回去的路上,悄悄对他们说道。
或许他们不会明白,但成蟜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此处的百姓。
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仿佛这座城存在的意义也变得高大起来。
虽说这些人都不能叫做百姓,毕竟这些平民是没有姓氏存在的。
“想不到,君上还挺不一样的。”蒙毅哪怕之前,在成蟜的授意下,教那些孩子,给与启蒙。
对于黔首他都是不在意的,唯一看的上一些的,也就是从那么多孩子里面,删选出一些,可造之材来。
按照君上的话,那就是培养本国人,将来可以为大王减轻负担。
无论是做杂役还是官员,都需要识文断字。
目不识丁的黔首,不可能背的下秦律,是没有资格做秦吏的。
百来人里,最多也就有三四十人,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
成蟜却没有劝退其他人,退的是三次都不合格的存在,大部分的黔首孩子,都是在拼命的读书的。
这也让蒙毅有所触动,教授的相对会认真一些。
除了蒙毅这个老师,成蟜还找了几个识字的,能背诵秦律的来教孩子。
别的不说,最起码让这些孩子,离开长安的时候,不至于因为不懂律法,就去修城墙了。
不少在长安的黔首,就是吃了这个亏。
原本这样的刑徒的子女,是没资格变回黔首的身份的。
但成蟜作为长安君,给了他们的子女机会,读书,是唯一破解的机会。
“君上,好像明白了一些。”出去溜达了半个月的蒙毅,突然回来说道。
“明白一点就好,赶紧的,被上小箩筐。”成蟜见蒙毅回来,催促的说道。
“啊?”蒙毅蒙圈,不解成蟜又要干啥。
“走了,别多问!”成蟜没解释,蒙恬已经默*默的背上了箩筐,反正他只需要跟着君上就好。
春天终于来了,自然是要出门采风,怎么能整天在家中处理封地的事物。
蒙恬扫了成蟜一眼,明明就是不爱处理政务。
不过成蟜不过堪堪十岁的年纪,贪玩也是正常的。
毕竟这小子宁可去种树,也不愿意待在城主府内。
事实上,城中的大小事物,被成蟜分成不同的情况,都给散了出去。
除非是比较紧急的事,否则不需要成蟜亲自过问。
他们很快来到了一片桑林中,蒙毅后知后觉的说道,“所以我们今天,是要做采桑女吗?”
“确实是采桑,但不是用来养蚕的。”成蟜个头不高,但他可以指挥个高的来采。“都给我挑选嫩的叶子采啊。”
“喏!”所有人都听话的答应,手上速度不慢,没一会,背后的箩筐都满了。
这才满载而归!
只是这个时候,众人还不清楚,采这桑叶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直到桑叶被送去了厨房,大家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是要用来吃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桑叶居然还能吃?
这得是多么的饥不择食啊?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