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王贺年顶着黑眼圈过来时,看到安松雨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江村人这也太能买房了吧?”安松雨看着他那样子,赶紧转身去给他泡咖啡。简子瑜在好友旁边坐下来,接了一句:“如果有钱了,不管是谁,也都会很能买。”“这话倒没错!”这一次跟着过来的另外一个设计师也笑了:“像他们江村这样的拆迁户,有钱买房子,其实也挺好的!”听到他这话,不只刚给三人端咖啡过来的安松雨有些好奇,连其他两人也看了过来。这位设计师也是顺城人。但因为以前顺城这边没有私人的设计公司,所以他一直在南市工作。说起来会进入简子瑜两人的小公司,还真是机缘巧合。可他却并不像是安松雨这样的年轻人。而是孩子已经十几岁的中年人。他谢过安松雨,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才道:“南市可比我们顺城拆迁的早多了。”“那边的拆迁户有钱了什么都做。”“这样的突然暴富,还能老老实实的过日子都不错了,哪里还个个都有奋斗之心啊!”“你们江村人挺有远见的。”“别看我们顺城现在的房价还不高,可看南市等一线城市的样子,我们顺城的房价早晚也会涨上去的。”“现在在好的地方买房子,可比什么投资都值得。”毕竟,大多数拆迁户,都不太懂得其它东西。与其去做一些根本没有把握的事情,还不如稳扎稳打。简子瑜两人强忍着笑,微扫了一眼安松雨。整个江村买房之风由谁带来的,他们可是早就听说过了。不过这事也就他们自己之间说说。现如今几人的公司员工也越来越多,有些事情也就不方便直接调侃了。安松雨也笑着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房价后面应该有不小上涨的空间。”就是可能谁也不会想到,未来的房产市场,会成为真真正正的支柱产业。但蓬勃发展的房产市场,却也跟所有的事情一样,也会有盛极转衰的时候。有人说是现在已经开始的房贷,在短时间内掏空了家家户户上下几代的钱袋子。也有人说因为房子跟人口的比例不匹配。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安松雨能有幸站在市场的,那自然要顺应着时代的洪流。三人今天是来聊正事,自然很快把就这个话题放在一边了。接下来就是确认幸福花园设计图的时候。首先安松雨要跟他们确认,有哪些是已经可以直接施工的。很快,会议室里的人就越来越多。原本做为主角的安松雨三人,反倒把空间让给了他们。“你们公司增加一员大将后,也总算让你们俩能稍微抽身了!”安松雨的办公室里,她笑着对两人说着。一听安松雨提起这事,王贺年也乐了:“谁能知道,招个人还能一加一呢?”原来新来的这位设计师妻子,就是简子瑜他们公司的财务。简子瑜两人开的小公司原本规模不大,再加上又跟安家有深度合作。所以最初的财务是安松香帮忙兼顾的。但随着他们公司的发展,以及安松香的忙碌,这事就很难再继续兼顾了。所以他们就对外招聘了一个财务。不过这个财务倒也不全算是对外招聘,而是由人介绍的。正好她因为孩子高中成绩的事情,不想继续在大公司干下去,就换到了他们这个小公司。干活轻松,也能够兼顾家庭。只是没想到,她才上班不久,就因为小孩子的学习问题,进了医院两次。一次是倒是小问题。第二天因为早上去学校后再赶回来上班太心急,直接出了车祸。那么高大的摩托,连人带车摔了后,立刻就爬不起来了。但偏偏她身边又没有人联络。当时打电话给简子瑜请假时,他知道了情况还出面处理过。后来在南市那边上班的丈夫,看到这种情况就请了假回来。因工作的原因,他有几天一直在送妻子上下班。再加上南市那边公司因为他这么忙碌的时候请假,也格外不高兴。后来在知道简子瑜他们公司也一直在招设计师后,就干脆趁送妻子到公司上班时,直接问了简子瑜。就这样,他们公司就直接添了一员大将。安松雨当时听了这事,都觉得挺让人难以想象的。但真正见到人,今天倒还是第一次。现在听安松雨提起他,王贺年两人也颇有几分心服口服:“他是真的很厉害!”“最近我没那么忙的时候,都会回公司跟他学习呢!”简子瑜也在旁边微点了点头,但他还是多说了一句:“也可能不是一加一而已!”安松雨一脸疑惑的看过去。王贺年无奈的看了一眼好友,这真是什么都不会隐瞒啊!“他原本以为我们公司小,业务并不会太多,所以就没有提。”简子瑜完全无视好友的目光,继续道:“但最近看到公司的情况,他就跟原本的助手联系了。”“自从他请假后,他的助手好似在公司也待的不是很好。”“特别是他直接离了职,那边也就更加麻烦了。”设计师助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既没有在设计公司上过班,也没有学过设计。甚至连公司都还是小巧玲珑的三人自然不明白。但听到对方有这个需求,且还是个人才,他们自然是来者不拒的。安松雨这下子也有些羡慕两人了。要不是关系还不到位,以及时间也不足,安松雨都恨不得自己也能跟着一起学习了。会议的持续时间并不短。并且结束后,安松雨这边还得跟公司的人开会。不过倒很快确定了幸福花园的第一批装修。“人员上面我们一直在招聘,而且也由老师傅带着新人,估计第二批装修也能很快开始。”这一次负责幸福花园装修的,还是以前的熟人。他不只对安松雨熟悉,还对幸福花园熟悉。毕竟从他到幸福花园开始,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被安松雨提升到小负责人。又到彻底负责幸福花园一期。可以说幸福花园装修有多长时间,他就在这边做了多长时间。:()九十年代拆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