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家里时吃不饱,每天都只能吃白饭。只要他的筷子伸到肉腥上,就会被醉酒的父亲暴打一顿。
如果父亲喝醉了,他就会偷偷的摸五毛钱去小卖铺里买一个馒头,掰成三块。
一顿吃一块,吃不完就装到塑料袋里藏起来,留着下次没饭的时候吃。
毕竟不是每次都能从父亲那儿摸到钱的。
福利院的资金没法支持孩子们天天吃肉,基本也就是一周一次。贺青野在那里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一次午餐分到的一个炸鸡翅。
但是他只咬了一小口,就被人抢走了。
好不容易吃到的鸡翅被抢走,贺青野追过去,一拳打在抢他鸡翅的小朋友的身上。
贺青野从小受到的就是这种教育。
偷吃一块肉,要被父亲打。家里没饭了,要被父亲打。父亲打牌输了,贺青野还是要挨打……
他在暴力的熏陶中长大,暴力成了他的第一位“老师”。
贺青野不会其他的表达方式。
他虽然看着是福利院里最瘦小的孩子,但力气大的惊人。
直到身下的小孩一声声的喊着救命,老师才发现正在打架的两个人,连忙上前将两人分开。
在福利院,吃午饭前是要念感谢词的。
贺青野以为所有地方的午餐前都要有这样的仪式,他老老实实的坐在凳子上,闭上眼睛双手合握。
睁开眼只对上了一双含笑的眼睛,还有正在往他的餐盘里夹菜的筷子。
鱼刺被细心的挑出,楚曼秋将鱼腹处最鲜嫩的那块鱼肉,夹到了贺青野的餐盘里。
贺青野有些手足无措。
从来没有人为他夹过菜。
楚曼秋大概是专门去了解过他所在的福利院的习惯,她摸摸贺青野的脸蛋,温柔的说:“快吃吧,在家里不需要念感恩词。多吃饭才能长高哦!”
“家”这个字的概念对于贺青野来说实在是太模糊了。
他听到最多的和这个字有关的话,就是福利院的老师说的。
“你们要好好表现,这样就会有叔叔阿姨喜欢你们,你们就可以当他们家的小孩,成为他们家的一份子。”
爸爸妈妈把他接回来,应该是喜欢他的吧……
贺青野想。
这样,他算是有家了吧。
贺青野到新家的第一天就出现了意外状况。
他中午吃的太多,下午一直呕吐,吓得楚曼秋连忙抱起他去了医院。
贺平先带着贺青野去拿药的时候,医生将楚曼秋叫到一旁,“这个孩子长期营养不良,吃饭要一点一点的添量,不然他的胃承受不了。”
听得楚曼秋又红了眼眶。
贺景颂还是有点不太适应家里多了一个人。尤其是这个多出来的小孩会整天叽叽喳喳的,又因为长得瘦小,父母也会多关爱他几分。
于是贺景颂放学的日常从每天安安静静的看书写作业变成了回答小屁孩的问题。
倒也不是贺景颂不喜欢给他解答,而是贺青野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