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梨花落锦衣 > 师徒情深(第3页)

师徒情深(第3页)

杨贞曾是他最出色的学生。

五年前,杨贞二十岁,以新科进士一甲的身份入翰林院,是宁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进士,整个京城人人都道杨家除了皇后杨盈又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他上任翰林院编修,负责修撰国史、起草诏书,也发表社论畅谈国事。

那时黄忠言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负责为皇室成员讲经读史,是太子和二皇子的老师,杨贞与太子是表亲,也得黄忠言教导。

少年人志得意满,踌躇满志要有一番作为,所有人都捧他敬他,一时风头无两,只有黄忠言泼他冷水:“满招损,谦受益,频频招人侧目,若再不知收敛,必树敌招怨。”杨贞不以为然。

不久后,皇后与太子赴漠风为质,杨家势力倾倒,杨贞见识过人情冷暖,方知当初自己多么可笑。

当年的意气风发如今全都隐在灰麻直缀之下,黄忠言垂头低声问:“你来做什么?”

杨贞从停云阁出来才知道,老师带领众人跪在会极门请愿,此举触怒龙颜,择日要被问斩。他本来很着急,可看到老师无喜无悲静静趴在地上,他突然冷静。

杨贞语气平静:“学生来劝老师——识天威,顾大局,择智举。”

皇帝虽已到亲政年纪,太后李潇仍把持朝政不放,给杨盈选择封号和议礼这件事李潇虽没表态,但皇帝的命令就代表她的态度。

天无二月,国无二后,她要借此事立威,逼朝臣站队,聪明人都知道怎么选,只有黄忠言、谢训这些老臣负隅顽抗。此事绝不会善了,他们要么低头认错,要么血溅京城,可无论怎么选,凭他们几人都改变不了杨盈的困顿境地。

黄忠言哑然失笑,“老师?我可不敢当。你既是聪明人,就该知道来大牢见我有多愚蠢,你走吧。”

杨贞有些颓败,眼神暗淡,杨家失势以后,他这些年与老师少有交往,现在才来见老师,他确实没有颜面。

“老师可以不认我这个学生,但逼请君父之事不能再做。”

“哼,逼请君父?我乃督察院都御史,曾任天子老师,皇上身为人子大礼迎回母亲为孝,身为国君恭敬迎回守疆固土之人是义,天子不孝不义行止有差,我出言劝诫何来‘逼请’一说?”

“老师慎言!”

黄忠言越说越激动,这些话以下犯上当即便可处斩,杨贞出言打断他。

黄忠言以手撑地直起身体,将外衣揭下怒道:“即便不为仁德皇后的恩义,就凭你姓杨,也不该来这里,滚!”

衣服砸在杨贞脸上,他躲也不躲跪在黄忠言面前:“老师不答应向皇上请罪,行勉不会走。”

困知勉行,行勉是黄忠言为杨贞取的字,希望他遇困而求知,勉力以实行,杨贞很受教,也将这执拗的态度用在他身上了。他深知杨贞品性,多年不见他是不想因杨家的事连累他,如今再见,亦是为了保护他。

他深深叹一口气,“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一番苦心。”

杨贞当然明白,就是因为明白才出现在这里。

当年他颓废不堪,只有黄忠言在旁抚慰:“事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劝诫他潜龙勿用,静待时机。

他理解老师要他蛰伏的一番苦心,这些年一头扎进书史,年前被才提拔为翰林院侍讲,没有适龄王公贵族,他这侍讲名不副实,可这些他从不在意。

如今老师认为时机已经到了,以自己为刃开辟杨盈回京的路,也开辟他这不成器学生的官路。

杨贞脊背挺直字字铿锵,“学生明白,但学生不能接受。踏着老师尸骨往上走,恕学生做不到。姑母的事,学生自会想办法,望老师珍重。”

黄忠言侧头不再看他,杨贞跪在地上叩行大礼。

“好一个师徒情深呐,真是感人。”

牢门外走近一个人,披着大氅的谢舟笑着鼓掌。

谢舟出现,不是抓人就是杀人,黄忠言顿感不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