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繁花笺 > 第三百二十一章 种子(第1页)

第三百二十一章 种子(第1页)

暮色四合,宫灯初上时,陈进忠经寒露通报后,进暖阁,躬身行礼道:“娘娘,外头递了信来。出海的船队,估摸着还有三日便能抵京了。”

“总算是要回来了。”谢知意把玩着手中的青白玉如意,“这一去近一年,航程万里,不知舱中都盛满了些什么稀罕物?”

陈进忠笑道:“据送信的兵卒说,船队在南洋诸国转了个遍,光那琉璃器就装了满满三舱,还有西竺国的地毯、南瞻国的宝石,连南边洲岛上的异香木料都载了好几船。”

“地毯、宝石、异香木料,皆非稀物,宫中断不缺这些。我倒更盼着,他们能如当年马队东行一般,携些合用的种子归来。”谢知意悠然道。

“娘娘所言极是!奴才也曾听人提及,当年马队东行带回的谷种,助当地百姓挨过了数载荒年呢。”陈进忠说道。

谢知意指尖在玉如意光滑的表面划过,续道:“若能得些耐旱粮种,或是可于贫瘠之地生长的作物,百姓生计便能宽裕几分。尚有那些可入药的草木种子,若能在中原栽种,亦能救死扶伤,功不可没。奇珍异宝,不过供人赏玩罢了。种子却不同,那是能扎根沃土、孕育希望之物,可使万千百姓果腹安身,这才是船队远涉重洋真正该带回的瑰宝啊。”

陈进忠连连颔首,“娘娘心怀万民,奴才听之亦感心潮澎湃。依奴才看,船队管事与楚王皆是心思缜密之人,想来早已将各色种子搜罗满舱了。”

谢知意轻轻颔首:“但愿如此。三日后,便见分晓。”

三日后的清晨,京郊码头早已人声鼎沸。

百余艘巨舰首尾相接,帆影蔽日,甲板上堆满了封装严实的木箱,船员们踩着跳板将货物卸上岸,粗粝的号子声混着海浪拍岸的轰鸣,在晨雾里荡出老远。

楚王与袁锴交割完事宜,各自回府梳洗,旋即奔赴皇宫。

随船队出航的官员虽有近百人,然面圣一事,有他们二人便足够了。

至于事后论功行赏,那也得待陛下过目奏折再说。

勤政殿内,皇帝萧浔批阅完数十本奏折,正稍作歇息,刘永顺轻步进来禀报道:“陛下,楚王与袁大人已在殿外候着。”

“宣。”萧浔抿了口杯中参茶,目光沉静。

萧淳身着亲王制式的五爪蟒袍,石青色底上金线绣就的蟒纹在晨光中流转着沉稳光泽,腰间玉带嵌着鸽卵大的祖母绿,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

袁锴则穿着件四品官员的孔雀蓝盘领袍,胸前补子绣着云雁纹样,虽已换上新衣,脸上却带着海风吹出的皲裂,难掩一路风尘。

“臣弟萧淳(臣袁锴),参见陛下。”两人齐齐躬身行礼,声线里还带着未褪尽的舟车劳顿。

萧浔抬手示意平身,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航程万里,辛苦二位了。袁大人晒黑了不少,看来在海上没少受风吹日晒。”

袁锴拱手笑道:“能为陛下效力,臣万死不辞。海上虽苦,却也得了不少宝贝,足以抵偿这一路辛劳。”

“哦?”萧浔放下茶盏,眼中泛起兴味,“朕听刘永顺说,码头的箱子堆得像小山,难不成真有什么稀世奇珍?”

萧淳上前一步,将手中紫檀木匣双手呈上:“皇兄,奇珍异宝确有不少,南瞻国的鸽血红宝石便收了满满一箱。但臣弟与袁大人以为,真正的宝贝在这里。”

他打开木匣,里面并排放着十几个棉纸包裹的小包,“陛下,这是西竺国的耐旱麦种,袁大人在船上试种时,四十日不浇水仍能抽穗;南洲岛的薯种更厉害,块根能在沙地里长得比拳头还大。”

袁锴从怀中掏出个蓝布封皮的册子,补充道:“臣已将试种情形绘成图谱,每日生长寸数、需水量多少都详记在册。西竺国百姓说,这麦种最是皮实,哪怕是贫瘠坡地,也能长出半仓粮食。”

萧浔翻开册子,目光落在其中一页,纸上画着株叶片宽厚的麦子,旁边小字标注着:“耐旱第三十五日,叶片微卷,茎秆仍挺”。

他指尖在图上轻轻摩挲,抬眼时眸中已漾起亮色:“前年北漠大旱,户部奏报颗粒无收。这麦种若真能在沙地扎根,可是解了朕的心头大患。”

“皇兄英明。”萧淳拿起一包种子,“这包是金鸡纳种子,臣弟特意请教了当地医官。他们说此草根茎煎水,能治打摆子的恶疾,比咱们现用的青蒿汤见效快三倍。”

袁锴接口道:“臣已让医官写下栽种法子,需得温暖湿润之地,江南苗圃正合适。若能培育成功,往后边关将士再染疟疾,便有药可医了。”

“好好好!”萧浔连拍三下案几,声音里难掩激动,“这些种子,是能让万民安稳度日的根本!袁锴,你随船队亲历南洋,最知这些草木习性,朕决意特设尚农寺,专司引种培育之事,你便是这尚农寺的首任寺卿!”

官职升了半级,是袁锴未曾料到的,连忙跪下谢恩:“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圣望!”

萧浔抬手示意他起身:“这尚农寺虽新立,却干系重大。你要做的,便是将册子上的试种之法落到实处。”

“陛下请放心,臣自当穷究册中精要,遴选熟谙农桑之士,按风土之宜分置试田。每日生长情状,臣会亲督记录,汇集成册呈禀陛下。此等嘉种关乎万民生计,臣必躬亲其事,不敢有丝毫懈怠,务求不负圣恩,不负苍生。”袁锴语气郑重,字字恳切。

“传朕旨意,即刻从户部、工部抽调精于农事与水利的官员,归入尚农寺。尚农寺衙署暂设在国子监旁的旧驿馆,所需农具、粮种、人手,你可直接调动,不必层层奏请。三个月后,朕要看到第一份长势奏报。”萧浔沉声下令。

袁锴捧着那本蓝布册子,朗声道:“臣定让这些种子在大虞的土地上扎根抽芽!”

萧浔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转向萧淳:“楚王此次出海,亦是功不可没。”

:()繁花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