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基建] > 第147章(第2页)

第147章(第2页)

况且,即使宋时对马并不了解,只知道西域的汗血宝马,但是也听过蒙古马的大名。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可是绝对的统治地位,在火器还无法摆脱天气和高故障率的现在,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宋时的扩军行动进展的很迅速,但是骑兵却不是那么容易速成的,制约骑兵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马匹不够。

再者,宋时可从没说过,她将蒙古人和女真人赶出长城外就能放手了,小冰河时代影响的是这艰难的二十年,但是并不代表它会持续几百年,不趁着这个时候开疆扩土占据地利,难道还等着毛子反应过来……

冻土之下,并非空无一物。

所以虽然没有明面上说,但是宋时一直也让镇远军在张家口偷偷和蒙古人交易,而运给秦家军的物资也是多有盈余,现在大魏上下内忧外患,能以抚代打,就没必要拼个你死我活。

交易的物资也并非仅仅是茶叶绸缎这些无伤大雅的东西,而是粮食和铁器,甚至是农业时代极为珍贵的烈酒(酒精副产品)……

只为和蒙古人交换更多的蒙古马。

至于那些被女真人和蒙古人裹挟而出的财物,宋时倒也要,只是优先级并不高,而且兑换的比例自然也是大魏把控。

当然用于交易的那些粮食全部都是二次加工品,在水力磨坊已经开始遍地开花的大魏,大量煮过的粮食,搭配番薯六谷子以及土豆酿造的酒。

而铁器也是含碳量超标脆硬的鬼铁,打造而成的厨具与农具就算被融了也无法做成正常的兵器。

还每日限量限人供应,吸引了大量的蒙古人在张家口附近定居。

同时,张家口也成了宋时同化蒙古人的桥头堡,除了暂时还没用上的喇叭教(提倡不结婚生育,脱离生产。),其他宋时能想到的同化手段都往这个地方实验了。

以张家口为界,靠近张家口的东面的朵颜、罕哈、福余等与女真交界的地方多还是偏向女真。

但是张家口西面的察罕儿尤其是和秦家军对峙多年的土默特(呼和浩特)和袄儿都司(河套附近)对于大魏多有亲近,并公开与女真割席的举动。

尤其是在今春,蒙古的喀喇沁右翼旗与女真残余势力一同领兵数千铁骑入侵张家口,却没想到定居在张家口附近的蒙古人不仅没有给他们带路,反而协同镇远军一道出击,将那数千铁骑以及裹挟的汉奴全部俘虏。

要知道那可是蒙古如今所剩不多的精锐骑兵,但是却被察罕儿部的提前发现,通知了驻守的镇远军。

而刚好驻守的镇远军原本就是在辽东战场上历练过来的,其中有不少还是升职后被拉去京师军校,补班毕业的,学了一身的本事正等着一展抱负。

等夜不收前面探查发现来者全是精壮骑兵无一老弱女眷,当日就集结人马发动了突袭,和包抄。

张家口这么久以来互市贸易的粮食并没有浪费,给张家口扩充了六千多的马匹,其中还吸纳了不少蒙古族的少年入伍。

那群突袭的达奇鄂尔骑兵与女真残余势力被全部俘虏,山西煤矿又将迎来新的一批矿工。

在经过了数次突袭未果,反而被不断给张家口送人送马的经历后,天灾加持下,蒙古诸部终于逐渐统一了口径,愿意以手上残余的女真贵族换取大魏正式的互市。

第一批特使在京师吵了个天翻地覆,依然没有让京师众人下定决心互市,毕竟鞑子的特性大家都清楚,说好听的是互市,但是一旦互市,就要派大量官吏驻守。

而来交易的蒙古人多了以后,就又容易搞回强买强卖那一套,手中有刀的蒙古人可不会那么好声好气的和你讲价,打闹起来,难免互有伤亡,这等苦差事自然很不得人心。

久候不至,蒙古诸部又提出来一个新的交换条件。

那就是除了女真贵族外,还有少部分的李家军残余势力也在蒙古,可以一并当做交易送回大魏。

这下整个朝堂倒是安静了,朝中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到了龚敬身上。

龚敬的出身大家自然心中清楚,他早年在戚家军,戚家军解散后,他就加入了辽东的李家军,镇守边关。

九边之中,辽东即是重中之重,辽兵自然也是当之无愧的天下强兵。李家军在边关世代为将,每年六百万的军饷养着,自然也养出了李家军拥兵自重,养寇为患,辽东诸地早已成为李家私产,其中的士兵也只知李家不知天子。

当然其中先帝不少神操作也贡献了让李家军离心的一份力。

而龚敬当年之所以被派去永明城那种比建州女真部还要偏远的地方,一度已经接近蛮荒的奴儿干之地了。也不过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李家军首领李辰牧被变相流放。

结果风水轮流转,一招京师沦陷,李家军原本为防守蒙古和女真而设,见女真借蒙古入侵大魏,而京师沦陷后,李辰牧带着数十万投了女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