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声:“无妨,你只管答便是。”
许多事,太过懂反而容易蒙蔽双眼,不懂之人,倒有种不在此山中的明察洞悉。
江洄紧绷着脊背,斟酌措辞。
看不见的,是他低垂的眼眸里渐渐浮现的幽沉,似尸山血海,庞然骇人。
手往袖中缩了下,掩住隐隐暴起的青筋。
但面上看不出分毫。
“恕臣僭越,臣听您与萧娘子所言,便好比您向臣问大理寺一桩可能的隐患,解决方法如何,臣却答,这种隐患不可能存在。”
“您若已经笃定隐患存在的可能,那么臣,便是答非所问,自不可能让您满意。”
李晁:“那依你看,之后应当如何?”
江洄抬头望了李晁一眼,很快垂下,“这……陛下恕罪,臣实在不知。”
……
暮色四合,一驾青灰色的轩车自宫门而出,驶在官道上。
偶有采买归府的奴仆路过,皆会定睛两眼,再埋头赶路。
这辆马车,形制与这朴素的装扮甚是不符,分明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制式,马车的围布却是平头百姓中最常见的。
当今官员的俸禄并不低,用得起马,难道还买不起好些的布吗?
路边有人拽另一人,“别看了,那可是大理寺江寺卿。”
那人忙低头,步伐都快了不少。
大理寺铁面寺卿的名头谁人不知,说出来何止小儿止啼,八尺壮汉面色都得白上几分。
曾有人道,自从有了江寺卿,京兆伊都空闲不少,案子比前些年少了将近六成,且还在逐年递减。
要知道,大理寺哪管平常百姓家偷鸡摸狗的事,可见其传闻威慑之大、之广。
路过萧府时,马车里突然传出一个浅淡的声音,“停一下。”
车夫已经习惯自家主人的命令,吁了一声,马车缓缓停下。
江洄掀开身侧的帘子,目光自窗冷冷投出去,一寸寸巡梭。
也不过几息,直身放下,“走吧。”
。
细雨如雾,灯火迷离。
清濛柔和的水汽蒸腾着,氤氲了重楼阙宇的庄重肃穆,缭缭仿若仙宫。
宫人提着雾染的宫灯入了慈宁宫,拍拍身上的雨珠,引着御前的中侍入内。
殿内极静,宣谙接过卷宗奏章,便让人请回了,自己亲自转过屏风,将手中的一份份在书案上摆好。
起身时向太后和萧芫行了一礼,躬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