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保持着这样一种微妙的平衡。
吵闹,但是更多的是热闹。
阿姨们这边由钟姨担任主力军。
她手指翻飞,几个呼吸间,一个造型灵巧的粽子已经扎好了棉绳,乖巧地躺在桌子上。
她手上动作不停,和何阿姨搭话。
何阿姨的相亲角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主要的目标人群是老年大学叔叔阿姨们家的崽。
“你之前说让我给你们家云云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现在正好有几个不错的年轻人,你要不先看看,回头安排两个孩子见见?”
“还是别了,我家那闺女都不知道跑哪儿旅游去了,她还不带我。”钟姨现在是看开了,不结婚也不是什么大事。
还能多给自己攒点钱,留着以后交老年大学的学费。
钟姨觉得自己非常的有前瞻性,都给几十年之后的蔡云云找好学校了。
“上老年大学好呀,上老年大学烦恼少。”
“既能学东西,又没时间胡思乱想,日子越过越轻松。”
她下半年一定要给她老伴老蔡也报名,钟姨看不得他天天去钓鱼,让他来学校当自己的“学弟”。
梁姨和杜姨姐妹俩在讨论近期的计划。
她们两个人报名了成人自考,下半年10月份去考试。
“圆圆是不是今年高考?”梁姨突然想起来。
“对,前两天刚考完。”提到孙女杜姨满脸的骄傲。
“孩子准备选什么专业?”
“看她自己,她很有主见的。”杜姨又问起梁姨的新书,“你这次的新书是什么主题?”
梁姨又写新书了,上次的半自传体《老年大学生活》大卖,而且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新书随之而来。
“这次不写我们了,写写小林校长和老师们,名字就叫《老年大学的年轻人们》。”
梁姨上老年大学之后灵感大爆发,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新的素材。
谢姨在手把手地教林晴岚包粽子。
“这里要多折几下,米才不会露出来。”
林晴岚没包过粽子,有些湿润的粽叶滑溜溜的,她包得很艰难。
把谢姨逗乐了,安慰她:“没事,多试几次就熟练了。”
林晴岚也不急,“一回生,二回熟,说不定明年端午节我就是咱学校的包粽子高手了。”
阿姨们聊着自己,聊着未来,粽子也包好了。
林晴岚也在阿姨们的指点下包好了一个自认为满意的。
一排排粽子个头饱满,大小适中,有甜粽,也有咸粽。
隔壁叔叔组包的粽子成了对照组。
他们包粽子是花样百出。
王大爷拿捆货物的塑料扎带把圆柱形的粽子两头扎紧。
赵叔用绳子捆了好多圈,把粽子裹成木乃伊。
周大爷最夸张,他不知道从哪儿拿的铁丝,用铁丝来代替什么绳子,给可怜的粽子“上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