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满心下思量,思及长公主离开燕京时说过的话,又想起从前来。
皇上允准洛长安前往太康,又想让她二人尽快完婚,莫不是已知道长公主所言的军权,心有提防,怕洛长安只身在外不受控制,会生出事端?
所以才想用婚约留她在燕京,做洛长安在京中的桎梏。
姜满心知她不能就这样应下,正斟酌着推拒的话,外面忽而传来一声通传。
“陛下,太后娘娘到了。”
通传声入耳,太后扶着刘姑姑的手缓缓走进来。
姜满退至旁侧,与洛长安一同行礼。
“太后娘娘万安。”
“孙儿见过皇祖母。”
太后也穿着一身常服,发髻上坠着几只素净的金簪,她的面色仍恹恹的,比姜满秋狝前所见更疲倦了。
她朝二人瞧了一眼,道:“平身罢。”
“太后来了。”
皇上开口问候,关切着,“太后自皇妹回太康后始终病着,如今可大好了?今日来孤这儿,是又有什么请求?”
太后摇摇头。
“是有件请求,不过不是对皇上,是对这孩子的。”
她转头,曲指点一点姜满的方向,“哀家听闻她今日入宫,本在寿安宫等着,不想左等右等,皇上倒先将人劫了来,哀家只好来你这儿寻人了。只是哀家来时刚巧听着,你打算让这两个孩子完婚?”
皇上点头:“是,孤确有此意,想来这也是太后您一直所愿。”
“自然,自然。”
太后笑的慈蔼,“哪个祖母不希望自家小辈和和美美,哀家自然也盼着他们早日完婚,相互扶持。”
不知是不是姜满的错觉,太后言罢,皇上的面色似乎沉下几分。
太后浑然不觉,抬手,命刘姑姑呈上一摞写满经文的纸张。
“只是哀家还有一愿,当年在太康,哀家住在栖云寺中三月,为国祈愿风调雨顺,如今早到了还愿的时候。哀家提早抄了万卷经文,却因身子欠安无法亲自前去,这些时日心里总记挂着。”
她又道,“哀家与姜家小姑娘相谈几次,她是个有福缘的,哀家本便中意她代哀家前去还愿,刚巧听闻洛宁要去太康,如此,他二人完后一同前去,岂不是更好?”
皇上久久没有应答。
姜满在旁听着,转头看向洛长安。
太后口中说着刚巧,却哪里有那么多巧合,今日亲自来御书房,大概就是为了她二人能一同前往太康。
事有转机,她看着洛长安,递去一个眼神。
洛长安心领神会,蜷了蜷指节,却没有动作。
姜满看着他,好似猜到了他的意图。
洛长安心中本就念着婚约,此时默认下来促成此事,简直是顺水推舟。
可她不能。
姜满咬咬牙,正打算跪地请求,身侧人却先一步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