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在名义上,万俟洛亚都是玄裳军的首领,他决定投降,这天下就能迎来太平。
至于之后,如何叫各地起兵的藩王鸣鼓收兵?
这份“太平”能维系多久?掺杂了多少的虚假?
无人说得清楚。
“噢……好消息。”姜姮嘴角扬起了一点很淡的笑意。
“不算完全的好消息。”崔霖却摇了摇头,他抬眼,直直看着姜姮的眼睛,“玄裳军大半的人,已经溃逃,许多大小将领,也已伏诛……却有一人,我们寻不到他的踪影。”
姜姮心思一动。
崔霖已说出那人的名字:“辛之聿。”
偏偏是辛之聿。
若是旁人,逃了也就逃了,可辛之聿……他的半生,是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那是阎王的刀,煎尸的炉,多少人被裹挟着上去,连个全尸都未留下来,但他活了下来。
还要继续活下去。
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谁都不会怀疑他的本事。
正因如此,才更叫人忌惮。
“你们要做什么?”姜姮隐隐约约有所猜测,但不敢轻易信。
崔霖说得有几分晦涩,“姜姮,你该知道,只要辛之聿在,这大周的天下,就难以真正得到一个安定。”
姜姮不会被他这样的话哄骗去,立刻反驳:“这天下的乱,当真是因他吗?崔霖,你也曾读过史书。”
在大周这一篇章中,辛之聿注定成为一名乱臣贼子了。
但往前看,百年前,千年前,这绵延黄土地上,何曾停歇过战火?
那时,这天下,哪来的辛之聿?
也无姜姮、姜濬。
是另一群人的名字。
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无论生前成败得失,此时,早已化作黄土一捧。
同那些,被寥寥几笔记过,没有名字留下的“百姓”一道。
姜姮低垂眼眸看着自己的手,张开又合拢,不知何时,她的手上也生出了茧子。
可这双手,和那些真正辛劳过的手,还是不一样的。
在为那位不知名的小媳妇接生的时候,她观察过。
她问:“你们计划如何?”
崔霖意外于她突然的问话。
来不及,也不想深究,明明姜姮早不是当初大权在握的昭华长公主了,可在她面前,崔霖始终怕她。
怕姜姮发疯。
崔霖如实回答。
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这个计划,许多人都叫好了。
人人都知道辛之聿对姜姮的看重。
那就传消息出去。
让他知道,她心心念念的人,就在长生殿。
不怕辛之聿不来。
不动一兵一卒,不耗一枪一箭,就能解决一个心头大患。
果然是一个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