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过得几日,秋意渐浓。
霖宫的道长们开始添衣加餐饭,勤扫落叶,修理窗牖,排水清淤。舍友法言道长则依旧闭户不出,鲜少能见着她人。
不过,偶尔在藏书阁碰见,也能聊上两句。
重华打听到,此人原来在沧州的一座岛上修行,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才离开修行地,来到祖庭霖宫完成最后的大圆满。
“她的儿子,当年听说是在岳州过世的,”生因观主说,“选择岳州作为自己的临终之地,对她而言也许是一个轮回罢。”
“她到底多大岁数了?”重华问。
生因观主摇头不知。
二人在藏书阁,互不打扰,书卷烧烛短,光阴似无言。得空时重华翻看法言道人的阅卷,却大多文字艰涩,竟然不是本朝所书,所刻简牍甲骨,皆是远古人神共治天下时留下的遗物。
“这写的是什么东西?”重华不禁问。
法言道人道:“你翻不到的记载,都在这些简书金文当中了。天地之初的所见所闻,会被完整记录下来,然而经过千百年的润色,就会失去原义,从而无法解读。”
她将一支骨简递给重华,其上十二个字晦涩难明。
历经风霜侵蚀,刻痕已似是而非,形状更像一种蠕虫爬行留下的诡异痕迹。以手指摩挲,耳边仿佛能听见幽远的呓语,令重华产生莫名的畏惧。
“陆地通于九泉凶秽决于妖川。”法言道人说。
重华:“……”
她肃然起敬——能解读如此古老文字的奇人,整个太常寺恐怕都找不出来几个。如果康夫还在,也许他也……?重华忽然一愣。
“这是个川字?”重华抚摸末尾的刻符,有一种古怪的,命运般的直觉在她心里诞生。
“你拿反了。”
“……”
骨简调转个儿。
重华抚摸末尾的刻符,有一种古怪的,命运般的直觉在她心里诞生:“这是个川字?”
法言道人淡然答道:“在前秦人的语义里,妖川在陆地尽头,诸恶汇聚之所,即为九泉。”
尽管法言道人语气平淡,但太多问题萦绕在重华心间,令她无比混乱,不知从何问起,直言道:“妖川是真实存在的?”
“是。”
“那它究竟在什么地方?”
“没有人知道。”
“你不是说,简书金文中,记载的都是古人真实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