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奇道:“怎么杨头领平日要负责帮人种树么?”
常婆婆笑道,“不过是一事不烦二主,他既然帮着扎了篱笆,再种些花苗想来也是愿意的。”
原来,这院外的篱笆是杨志扎的。
自鸳鸯在山上住下,武松、晴雯送来成袋的粮米油盐、成匹的绸缎绫罗,鲁智深送来帮忙照顾孩子的常婆婆,偶尔还会带些肉过来,只有杨志甚少露面,原来他曾帮忙扎下这排篱笆。
常婆婆又道:“咱们屋里那些家具,也是从杨头领住处分出来的,他说独身汉用不上衣柜、桌椅,留着也是白搭。”
她自顾自地感叹:“看着闷闷的一条汉子,倒是细心。”
鸳鸯抱着小巧儿,将面颊贴在孩子柔嫩的小脸上,一点点出了神。
山上的人都待她亲厚,她却不能白白接受帮助。
自这日起,鸳鸯自告奋勇要替头领与小喽啰们缝补衣衫。
武松的一切有晴雯打理,鲁智深每日僧袍佛衣,杨志深居简出,小喽啰们不敢烦劳武头领夫人的表姐。
鸳鸯又到厨下帮忙。
武松、晴雯夫妻上山不久,张青、孙二娘夫妻也收拾家伙上了二龙山,负责掌管厨房宴席,见鸳鸯心思精巧,会许多闻所未闻的新菜式,也十分喜欢她。
小喽啰们吃到富贵人家才有的精致细点,也一个个对鸳鸯赞不绝口。
转眼到了腊月,山上开始张灯结彩,杀猪宰羊,弥漫着过年气氛。
这一天是小年,鸳鸯在厨下帮完忙,孙二娘塞给她两块年糕。
鸳鸯回到房中,哄着小巧儿睡下,让常婆婆陪着睡了。
她独个儿坐在桌前,怔怔看着那两块年糕,想到前世的父母亲人,心下有些空落落的。
窗外天还未黑尽,昏淡天幕下,飘着细细的雪花,愈发冷清寂寞。
鸳鸯披上外袍,想去找晴雯说两句话。
走到晴雯家院外,隐隐听到晴雯笑声:“天亮着呢,不羞,不羞!”
又有武松的低沉嗓音道:“这么冷的天,大伙儿早都关门闭户自个儿团圆了,谁来管你什么时候睡觉?”
烛光映出窗上一对人影,丈夫身影高大,一把将娇小的妻子举了起来,两人说笑打闹,耳鬓厮磨,说不尽的浓情蜜意。
鸳鸯红了脸,一步步退回来,走至自家门口,心下懒懒的不想进去,便信步越了过去。
她不能离小巧儿太远,只在院外一块大石上坐下,雪粒细小,无声地落在手脸上,凉得彻骨。
二龙山并不大,小喽啰们将地面梯田般一块块平整出来,给头领们建了房子。
鸳鸯坐了一会儿,忽发现她下方凸出的半崖上,其实一直坐着一个人,而不是她以为的一株老树。
那人不知坐了多久,身上厚厚地落了一层雪,冰雕一般。
鸳鸯站起身,顺着斜坡一步步滑下去,才看清竟是杨志,想是冻得僵了,一动不动。
她惊得一时忘了呼喊,快步走近些,见他眼睫毛轻颤了下,眨去新落的一粒雪珠,才确定还是个活人。
她走上前,轻声唤道:“杨二哥,天怪冷的,你坐在这儿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