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犁就是卧龙先生制的,咱们荆襄之地有了这犁,是不是一起兴旺起来了呢?”
牧童拍手欢笑道:“是的!是的!”
他谢了宝钗,唱着新学的歌,吃着糖,骑牛走远了。
梅鹿与黄岩面面相觑,不知小姐葫芦里卖什么药。
接下来,一路上只要遇到小孩子,宝钗就如此这般一番。
到新野地界不久,梅鹿手中的麦芽糖已经发完了。
她丢掉荷叶包,无聊地四下张望,忽指着前方榕树下道:“瞧,那边还有个小孩子!”
宝钗笑道:“已经够了,过犹不及。况且,这里的小孩子离城近些,若遇有心人盘问,难免会说出咱们的相貌行止来!”
此地已到村口,路窄曲折,宝钗便下了马。
黄岩牵马在前,两个女孩子跟在后面,鱼贯穿过乡村小路。
枣红马高大健壮,毛皮油光水滑,路上遇到的小孩子,都会围上来多看两眼。
那榕树下的孩子,却仿佛全未听见声响一般,只是低头玩树枝。
绕过那榕树,黄岩眼尖,先看清了,笑道:“瞧,那小孩子年纪不大,还懂得写字呢!”
宝钗好奇心起,也走上前看了。
那孩子大约四、五岁年纪,赤着一双脚,衣衫破烂,拿着一支树枝,聚精会神地在泥土里划着,鼻尖上挂着鼻涕也顾不得擦。
远处,有一水牛,吃着草悠悠走远了。
宝钗看了一会儿,见他一笔一划似是个字,却又不得章法,便提醒道:“小孩儿,你的牛跑了!”
小孩子依然专注于笔下,丝毫未闻。
宝钗道:“小孩儿,你想学写字吗?”
“字”字一出,那孩子倏然抬起头来,见眼前站着个少年贵公子,一看便是有学问的模样,忙爬起身,随手擦去鼻涕,道:“想,想的!”
他似是有些口吃,说出这两个字,一张小脸儿已涨得通红,鼻涕又流了出来。
他又要用衣袖去擦,梅鹿看不过,掏出条手绢,递给他:“喏,用这个擦吧。”
那手绢是丝绸的,孩子看了一眼,后退一步,道:“不,不用,了!”
他随手扯下一片叶子,胡乱擦了。
宝钗心中一动,有意引他再说几句:“你写的这是什么字?”
小孩儿脸更红了,道:“不,不知,道!”
宝钗低头细看,见那字像画出来的一座山,便猜道:“这是你自制的山字吗?”
小孩儿脸红得几乎要滴血,期期艾艾道:“我,我听说,说字,都是,以前的人,人创造的,我。。。。。。”
“你也想造一个字来?”
“我,我,没人,教我!”小孩儿沮丧地垂下头,却又很快握紧小拳头,扬起脏脏的小脸,一双眼睛乌黑发亮,“我,我就,就想,我也是,也是人,为何,为何不能,自己造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