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徐庶与庞若成婚,但不久就受不了家庭拘束,又出门开始了他的游侠生涯。
下雪的时候,宝钗又骑上了她的枣红马,一袭红色鹤氅,往来于白雪之间,不再避讳地给诸葛兄弟送饭。
周围乡邻,也开始默认这两个神仙男女是一对。
大多是在中午送到,然后她会与诸葛亮一起读书下棋,弹琴作诗,谈论天下大事,至夕阳西落才回。
这一年正月,天下形势剧变,刘备被天子认了皇叔,衣带诏事泄露,刘备再次被迫逃亡,几经周折,最终如史书上一般依附刘表。
接下来便是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彻底在北方站稳了脚跟。孙策遇刺,孙权继位,自此江东很长一段时间转为守势。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一步一步走在既定车辙上。
七月,刘备逃来荆州,宝钗甚至还陪蔡夫人宴请过他的两位夫人。
但不知怎的,这一年并未发生孙策遇刺事件。年底诸葛瑾送来的家书上,仍大赞主公孙策如何英明睿智。
宝钗捧着家书,心下诧异,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
诸葛亮不知她心中所想,见她对诸葛瑾的书信发怔,一时想岔了,道:“自古长兄如父,我兄虽在江东,也须得让他履行长兄职责。”
他起身开始研磨:“我这就给他修书,请他明年定要设法来荆州提亲。”
宝钗按住他,嗔道:“我哪是在想这个?江东孙坚死于我叔父黄祖之手,江东与荆州乃是不可化解的死仇,岂能让长兄因提亲小事而冒险?”
“哦,原来提亲是小事。”诸葛亮挑眉,反握住她手,拇指轻轻摩挲她春笋般的指尖,“那便请兄长给黄伯伯写封信罢!”
他笔走游龙,很快写好了回信,显然早就心有腹稿。
宝钗了然:“原来,方才那话是诈我呢!”
她一跺脚,站远了些,又想起孙策之事,心念一转,继续道:“北方被曹操占据,江东又有孙氏称雄,天下可争之地已愈来愈少,难道你当真一点儿不急么?”
“急有何用?”诸葛亮拿起书信,滴蜡封口,笑道,“天时不到,想得太多,徒然自苦矣!”
宝钗心道:既然刘备已然来了荆州,何不引导这对千古君臣尽早结识?
她已知历史结果,对刘皇叔的人品与心志皆有充分的自信,那些观望、试探,其实是可以省下了。
况且,少了七年蹉跎,将来也许会改变很多事。
天刚蒙蒙亮,宝钗掩上房门,轻轻走出了家。
她一袭文士服,头戴文士巾,身披鹤氅,腰悬长剑,骑着枣红马,缓缓向北而行。
黄岩与梅鹿扮做书童,跟在她身后。
昨夜,宝钗已提前对父母说明要去看望庞若,其实她是要去新野。
她要亲自去见一见刘备。
走出黄家湾时,天刚大亮,路上行人渐渐多了,有认得黄岩的,还上前打招呼。
但几乎没有人能把眼前这个斯文俊秀的小公子,与当年那个黑瘦的小黄月再联系得起来。
宝钗心如擂鼓,穿过襄阳城。
她受闺训十六年,从未想过有一日能这般光明正大,骑马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