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不见,也就罢了。可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被听见了,朱棣一定,坐不住。
说他的人越多,质疑他的声音越大,朱棣被连带的,颜面越无光。毕竟当初出言保住他的,是朱棣。
为了自个的面子,为了证明自己没错,朱棣一定会有所表示。
而让他领兵出征,打下一场胜仗,便是最好的回击流言的方式。
“四妹妹啊。”
徐辉祖突然有些感慨,“人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依我看,你也不遑多让。”
夸张了。
徐妙容心说,拿我和诸葛亮比,那是登月碰瓷。
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她没接茬,只拿起一旁的茶水,故意说道:“说了这么多话,嘴巴好干。”
“那你多喝水。”
徐辉祖指了指她手上的茶杯。
她无语,干脆直说了:“大哥,你就没点表示吗?”
“你要什么表示?”
徐辉祖故作听不懂,说了一句“我的嘴,也很干啊”,他端起一盏茶,一饮而尽,而后抬脚,便要回去了。
大步流星往门外走,走了一半,他虽没回头,声音却清楚地传到徐妙容耳朵里:“一会,我叫人送一筐李子来。”
“谢谢大哥!”
徐妙容眼睛一亮,对着他大声回了一句。
应季的李子,甜中只带着一点淡淡的酸,她喜欢。不过,一筐子李子,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王爷,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她转过头问朱楹。
朱楹却没直接回应,他说:“橘子吃多了才会上火。”
言下之意,上次一筐子橘子都吃了,这次一筐子李子,也不在话下。
徐妙容闻言,很想白他一眼。
李子吃多了虽然不上火,但可能会胃反酸。这次,她要吸取经验和教训,适可而止。
说到橘子,忽又想到,还不知道朱椿和蓝氏近况如何呢。去兰溪之前,朱椿就眼巴巴地瞧着,想和他们一起去。
最上头的时候,朱椿甚至脱口而出,要还一护卫给朱棣。
也不知道,他们两口子现在怎么样了。
既想到朱椿,便唤了留守应天的两个大丫鬟月栀和月芽来。哪知道,刚起了个头问了一句,月栀就道:“还没来得及同王妃说,蜀王殿下和蜀王妃已经回封地了。”
“啊?”
徐妙容有些意外,消化了一下这个消息,忙问:“什么时候走的?”
“王妃刚去兰溪没多久,陛下就下令,让他们回去了。”
月栀把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末了,又道:“临走之前,蜀王殿下和蜀王妃留了信,昨晚王妃回来的太晚了,奴婢没敢打搅,奴婢这就去取信来。”
不多时,她取了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