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爱吃草。”
他嫌弃地说了一句。
朱楹却道:“又不是给你的。”
哟呵。
朱椿想跟他掰扯掰扯,忽然,他想到了什么,福至心灵。看了一眼徐妙容,又看了一眼那绿的扎眼的菜,意有所指道:“已知,我不爱吃草,你十一嫂也不爱吃草,你好像也没那么爱吃草,那么这草,是给谁的呢?呵呵。”
徐妙容只觉得,他这声呵呵有点意思。
在心里骂了一句“你当我听不出来你在说什么”,她笑笑,道:“给我的。”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是我让王爷带过来的。”
羊肉吃多了腻,就得配着绿叶子菜吃。他们不吃的话,就便宜她吧,她不嫌弃。
“我就说嘛。”
朱椿作恍然大悟状,还想再说,徐妙容先他一步堵住他的嘴:“我们还给你带了《水浒传》。”
《水浒传》!
朱椿的眼睛瞬间就亮了,没心思打趣弟弟弟妹了,他抬首,问:“在哪?”
徐妙容便将那精装带彩蛋的书递了上去。
胡乱翻了几页,朱椿道:“这书的手感果然不错,但你们为什么不早点送给我?为什么解缙他们比我先拿到?”
“这个嘛。”
徐妙容面不改色,现场编理由:“因为给十一哥的这一本更精致,内容更多,所以刻印的时候,耽搁了些时日。”
“真的吗?”
朱椿大笑,笑完,“我不信。”
他一脸“别装了,我知道,你们就是瞧不起我”的表情,哀哀怨怨地叹了一声,道:“翰林院出身,就是不一般。”
可不是吗。
徐妙容在心里接口,翰林院的人,是文坛尖尖上的人,当然不一般了。
说起来,并非是她不想请朱椿点评《水浒传》,而是请朱椿点评,没用。
朱椿又不是大明的意见领袖。
按照她的计划,她打算先把声势搞得大大的,最后再一网打尽。这造势发宣传单是第一步,找大v开启点映是第二步。
解缙他们就相当于后世的大v,他们出身翰林院,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身上自带权威性。他们一句点评,举足轻重。
事实也的确如她所料,现在应天府的百姓们,已经被吊足了胃口。说句难听的,就是路上的乞丐,怕是都知道初八那天,《水浒传》要在太平门厢开售。
“叫胡双立连着说三天,哦不,算上今天,四天了,说四天的书,又不卖书,你们可真坐得住。”
朱椿的语气有些凉凉。
说他担心书卖不出去吧,他又是知道眼前这两口子,尤其是他这位弟妹的能耐的。说他不担心书卖不出去吧,他又不能昧着良心说,临时抱佛脚一定没风险。
知道事已至此,一切只看明天了,他也不纠结了。
说了一句“羊都杀好了,别磨叽了”,他示意蓝氏,让丫鬟们上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