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了,朱楹的目光落在她脸上。
虽没明白所谓的咸鱼翻身是何意,却大致猜到,应该是在说王司业想借《三国演义》的光。
点了点头,他道:“国子监所藏版片,本就需要经常修补。靖难之初,版片多有破损遗失,国子监本以为皇兄会下令命人修补,可皇兄迟迟没提此事。”
当然不能提了。
徐妙容暗道,修补,是要钱的,朱棣他有钱嘛?他现在,最怕别人花他的钱了。不然当初自己提出,不管赌赢还是赌输,都不会张口问朝廷要东西,他为什么答应的那么快。
还不是因为钱!
没钱,在哪都寸步难行。所以,先前朱棣默许把书稿交给来财书坊来刊印,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越想越觉得,自己真相了。
怪不得昨晚朱棣别扭成那样,因为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亏大了!她相信并且确定,朱棣现在心里难受的要命。
他难受了,她就……
嘿嘿。
不想表现的太明显,她忙别过头,装作看风景。
结果……就看到了风景。
几个黄澄澄的大橘子,组成了一道好靓丽的风景!
某些鲜活的还没死透的记忆开始攻击她。
她连忙将头转回来,却不妨,对上朱楹的眼。
朱楹在看她。
又或者说,他才同她一道,将目光从橘子上移回来。
“那个……”
她斟酌着开了口,又斟酌着先发制人转移话题:“王爷的意思,妾身明白了,可王司业怎么笃定,陛下一定会将《三国演义》交给国子监刊印?”
说白了,官方刻书机构又不止国子监一个。书交给哪家来刻,还不是朱棣决定的。
圣意难测,除非……
“虽说此事全赖皇兄一人决断,可皇兄向来善于听取左右意见,王宁他们,本打算私下运作一番。”
果然如此。
徐妙容了然,把书交给国子监刊印,是可以运作的,那么指定王司业主理此事,也是可以运作的。
是她横插一杠,打断了王宁他们的“运作”。
怪不得王宁恨她。
可她也冤啊。
明明是朱棣的锅,是他拿了决断,是他一锤定音,跟她有什么关系?王宁欺软怕硬,不敢欺上,于是欺下。
她很不爽。
“王爷。”
她在琢磨,要不要做点什么,扎一扎王宁的心。
便听得:“早起我遣人去了一趟蜀王府。”
朱楹轻轻启唇,顿了顿,方道:“蜀王兄曾刻印过《蜀汉本末》,正好最近三国热,我想借来看一看。”
蜀汉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