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92章(第3页)

第292章(第3页)

当然,现在预计,美军最多能够同时发射1500枚洲际核导弹就最多了,一则美军近年来核武器的力量,已经不得不大幅缩减,承担不起每年巨额的维护费用了,而且很多核武器的年限到了,也只能彻底报废,美军也不愿意生产新的足量核武器顶上。所以美军虽然仍然宣传其有70008000个核弹头,但洲际载具的数量,很可能只有1000多枚,这已经包括了海陆空全部的力量。

二是美军投降派的牵制,情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不少财阀那里,传来了他们与美军部分部队,达成了“互保”和“投降”的协议,其中就有核武器部队的,所以极端派能够掌握的数量,肯定不是全美军的拥有量。当然,这些投降目前并可可信,要等到开战,他们是否交出对武器系统弹药的控制权,才能知道。现在中国也不重视,根本不指望这个。

所有的弹药都是充足的,中国的军工系统,开足马力生产,已经几乎有两年的时间了,厉兵秣马,就为今天。

武器弹药的准备是一方面,部队人员的动员则是另一方面。针对战略目标的不同,中央总共安排了3支中国远征军,以及殷华派出的1支南美解放军。

3支中国远征军,目标分别针对美国本土、加拿大、澳大利亚(含新西兰)。

向美国本土派出的远征军,主要以特种部队组成,因为中国的目标,并不是占领美国本土,而是控制美国所有的战略武力,包括基地和生产厂家。真正对美国的主要打击,是由太空、空中、海上的超远程打击系统实现的,远征军只是实现“最终解决”负隅顽抗的少数势力而已,他们的政治性更强,因为要扶持美国的各种分裂势力,顺利地实现分割美国,各自独立建国。

针对加拿大和澳新的另外两支远征军,主要就是由地面陆军和部分国卫部队组成了,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彻底占领,在战略武力打掉了美军和这三国自身武力的主要基地和兵力后,远征军要彻底地占领这三国,以实现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国。

殷华派出的南美解放军,目标是打垮在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的美国势力,同时打垮这些国家极度反华的右翼势力,摧毁美国在这些地域百年以来的影响力,说到底,就是实现“去美国化”。

西元2026年2月24日傍晚,中国规定的72小时“死线”时间到来,全世界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几乎所有的宗教信徒们都开始祈祷,然而,历史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全球的民众中,有无数人目睹了其视力可及的范围内,无数的划破夜空的光芒闪现,美国人看得最清楚——无数的光芒朝着美国飞来,也有不少的光芒,向着美国之外飞去。

战后,很多人永远忘不了这个特殊的夜晚——谁能忘得掉千亿的星辰,千亿的光芒呢?

第479章这是最后的斗争

中美战争是如何开始的,这是一个后世史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大部分人认为,中国开战,是从太空发射EMP脉冲弹开始,这是非常清晰的。但很多人认为,美军在中国开战前就已经抢跑,从北美到南美,尤其是从离开中国本土最近的澳大利亚,都有发射洲际导弹,试图避开中国的第一波打击造成的损失,先发制人。

其实这些史家说得都不对,如果以“开火”来衡量,其实最早的战争发生在海底:在开战前,几乎所有美国出海的核潜艇,都被中国已经无所不在的海洋“格栅”监控网发现了,而每发现一艘美艇,中国海军就会调集更多的监控力量,保证“上钩的大鱼不脱线”,所以当发现有美军潜艇试图提前开战,例如他们打开了导弹发射筒,海军就会主动激活各种无人智能武器系统,提前将美军核潜艇击沉。

这是武器性能的天堑之差,美国本来唯一可以凭借的优势,就是核潜艇的隐蔽性,但在中国建立起这个覆盖全部海洋的临时监控网后,美军核潜艇部队,就失去了生存和作战的基础。

其实在中国发射EMP前,美国就已经没有出海的核潜艇,能够生存下来了。中国海军那些负责的家伙,想功劳都想疯了,反正马上要打,谁他妈的会这样老实到变成傻逼呢?即使美军核潜艇没有开火的迹象,也要指鹿为马,说成是老美这帮家伙心怀叵测,意图提前攻击我方,不干他们,对不起十八代老祖宗。

无论如何,“正式的战争”,是从中国从太空发射EMP脉冲弹开始的,美军十分警醒,其主要的反击手段,大量的洲际导弹在打击到来前,就已经升空,他们也有部分能够预防电磁脉冲的战机升空,但事实证明,高防护性的洲际导弹,确实没有受到EMP的影响,但那些所谓能够抵御电磁脉冲的战机,大量地被损毁,除了在EMP爆炸边缘,脉冲能量已经衰减到一定程度,战机才可能不受影响。中国的EMP的威力,远超美国军方的想象,美军自己,只能通过核爆炸,才能形成如此强度的电磁脉冲。

每一枚超级EMP落下来,爆心周围至少8001000公里的半径内,美国大部分的电路一起失效,整个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漆黑,现在只有少数的军用和政府系统,通过完全有线的连接,才能保证通讯和其它应用。此前以为有“抗电磁脉冲”能力的无线系统,超过95%以上,都没有能够抗得过去。

来自太空和“两洋”海上的连续不断的远程打击开始了,美国大约有1。7万多个军事为主的目标,是中国意图要消灭的。这些目标包括军事基地、军火库、维修基地、移动中的军队、军火公司和生产厂、核武器场所(包括地下井)、怀疑的生化基地等等,CFIA、中国在美隐秘力量、其它机构对于美国几十年的监控和侦察,累积起来的发现,这一次要在几个小时的打击中,就让他们灰飞烟灭!

美军最激烈的反抗,主要还是发生在各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尤其是与中国对垒的“前线军事基地”,例如在夏威夷的军事基地,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对中国“最富斗争精神”的极端派军人主导的地域,与中国决死一战的意识强烈。

大量传统的交战,就发生在这些基地附近,例如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就发生了激烈的美军试图摧毁中国外围舰队的战斗。中国三艘航母组成的联合舰队,在消灭了珍珠港驻地派出的美国舰队后,进逼珍珠港,于是美军残留的所有战机和反舰导弹,都参与了对中国舰队的博浪一击,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剩余的战机和反舰导弹本来就不多了——大量的武器系统,在中国超远程电磁炮等系统对基地的打击过程中,短短时间就损毁了大部分。

所以美军能够释放的火力,主要是大量的无人机,可这些缺乏人工智能的无人机,面对中国海军的末端激光系统以及其它的武器系统,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的生存能力。

美军各种导弹的生存能力是很差的,因为所有的导弹系统或者导弹阵地,基本上是“一次性工具”,它们无论隐蔽得多么彻底,只要使用一次,几乎可以肯定必然被中国的各种监控工具发现并定位,继而迅速地被摧毁。

在这样的打击规模之下,多数的美军基地和战斗部队,并不能支撑到半个小时以上。基本上超过半个小时,就属于被动挨打的时刻了。

美军寄予极大希望的洲际核导弹等远程打击武器,也没有能起到太大的作用,时代已经不同了。

首先是理论上最隐蔽最机动的海洋潜艇和海上舰队的覆灭。海洋因为缺乏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中国布置监控网后,反而成为了美军的禁区,不仅海面之下的潜艇舰队,很快被智能海底巡航平台很快消灭,海面上的美军舰艇,也在被迅速发现后,就被中国远程的人工智能弹道导弹,或者在轨道轰炸机的打击下,迅速覆灭。在失去这些武器和部队后,美军也就失去了从海面和海底发生核武器的能力。

其次是陆地上从发射井发射,或者由导弹部队在公路上机动地发射的洲际导弹,无论是哪一种,都被中国对美构建的4重监控网,很快捕捉到发射轨迹,然后由中国的天基武器系统(高能激光+太空电磁炮)击毁,大部分是在上升段就被击落,少数有生存到中段的,也被中国的海基反导系统系和近空轨道机反导网所补缺击毁。

至于依托战略轰炸机等大型战机的空中核武力,由于其高度的机动性,是中国军队最重视的打击目标,综合利用了所有的手段。太空天基武器系统在完成了第一步——打掉了美国的卫星系统(170多颗卫星)之后,中国的卫星系统,就把搜寻美国的战机,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而在美国两侧的“两洋”地域,都有海上舰队展开的超大规模的雷达系统,重点就是对空侦查。由南美殷华起飞的大型预警机与战机群,也通过中美洲,监控美国南部地域可能起飞的机群。

在这个中国已经达到“发现即毁灭”的军事能力的时代,美国的战略轰炸机等大型战机的生存能力是很差的,一旦被发现,中国有多重模式,完成对这些战机的打击任务,最常见的,就是从太空飞来的高能激光,或者是一发电磁小导弹。由于这些战略轰炸机,基本都需要越过部分海域,才能轰炸中国的军事目标,所以很多也是死于海上反导和舰空的打击火力。

海陆空三维的美国核武力,都无法突破中国的防线,这使得美国这最后的凭依,快速地凋谢,实际上,在第一个小时之内,大约各地(包括南美和澳洲)有2000多枚核导弹发射;而一个小时之后,美军的核导弹就几乎枯竭了,偶尔才有一发突然的突袭,试图造成某种战果,更像是绝望的挣扎。

与普通人想象的相反,无论在上升段还是中段击落核武器,会导致核爆的几率,是非常低的。每一个有核国家的科研人员,为了防止核弹被不可控因素引爆,产生不可逆转的毁灭杀伤,在最初的设计上,就预防了这种风险发生。

现代核弹的内部,除了常规的物理引爆结构设计外,在整个核弹头包括核燃料和电子设备在内,全部采用绝缘材料,来杜绝核弹头内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引爆风险。当然更为关键的是,在引爆装置和核装药之间,还设计有一个将二者隔离开的“保险装置,这个保险装置,只有接收到特殊的引爆命令授权后,才会实现核弹头后面的预定引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