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78章(第3页)

第278章(第3页)

当然,俄罗斯需要的战争,不能是二战那种级别,世界大战这样的强度,会毁掉俄罗斯的一代人,中国人对原苏联的研究,就认为二战毁掉了苏联一整代的青年人,导致苏联干部和基层上的“青黄不接”,这是苏联体制腐化堕落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最优秀的一代,都牺牲在了战场上,让大量苟且偷生、投机主义的王八蛋,或者是能力低下的剩余人员,混进了苏联的体制。例如戈尔巴乔夫,就被中国人认为是典型的后者。

但是中小幅度的战争,可能对于俄罗斯,反而是强大的来源。历史上沙俄与土耳其打了10次战争,沙俄反而越来越强,这才是俄罗斯需要的战争。

战争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战争重塑俄罗斯的军国高效率体制,才是根本的目的。

普京站起身来,走到他办公室相连的另一个办公室,这里悬挂着大幅的世界地图和欧亚地图,普京站立着凝视着这两幅地图,很快他的眼神,集中到了乌克兰上,他陷入了深思。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原来为了取得西方的信任,让乌克兰独立了,现在看来,这是欧俄最大的损失,因此让俄罗斯的工业基础不全,也丧失了大量的人口,这无疑是最愚蠢的策略,西方笑纳了俄罗斯的“诚意”,却一点都没有转变对俄罗斯的态度,媚眼完全抛给了瞎子看,不,他们并不是瞎子,只是伪装成瞎子而已。

乌克兰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国家领导层,他们放弃了核武器、甚至放弃了军工,从西方那里得到的,不过是残羹冷炙。相反,由于重工业的基础无法利用,轻工业的基础又很差,所以乌克兰的现在,可以说是前苏联和东欧解体后最悲惨的新国家,而且这个国家,仍然有大量俄罗斯人口,以及亲俄的乌克兰人。这对于欧俄来说,是很好的基础。

如果欧俄能够拿回乌克兰,那么欧俄的产业基础,就能够大大加强,起码重工业基本上就完整了。而且农业的优势,更是巨大,两边的农业加起来,是毫无疑问的全球粮仓之一,在欧洲更是统治级别的。

乌克兰有3700多万人,大约是欧俄的40%,这还是有超过600万乌克兰人,跑到亚俄去以后的结果。如果欧俄吞并了乌克兰,哪怕有一些人,假设有大几百万亲西方人口跑掉,欧俄的人口仍然可以恢复到1。2亿人左右,领土增加60万平方公里。欧俄“自给自足”的能力,将大大加强。

美国现在与欧洲的矛盾很深,这些年他们对于乌克兰,除了舆论和第五纵队的反俄宣传以外,对于乌克兰反俄势力的实质支持并不多(普京当然不知道,由于这是新时空,美欧的实力大大缩减,所以乌克兰反俄演变的速度,也大大放慢了。),在时机上,似乎正是欧俄,重新拿回乌克兰的良机。

低油价的时代,欧盟有复苏的可能性,相反欧俄由于油气收入骤减,长期而言,对于欧盟实力会相对弱化。这些年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吗?这些欧洲佬,一旦有了更多的力量,做梦都会想让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的敌人,把乌克兰变成他们与欧俄之间的前线。

所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欧俄应该干脆趁着欧盟仍然弱势,而美国陷入经济危机的时刻,用保护乌克兰亲俄民众、维护他们人权的名义,出兵乌克兰,最终让乌克兰重新并入欧俄。

未来的欧俄,应该是“既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我们就是俄罗斯,独特的俄罗斯”的宗旨,以此凝聚国民的意识形态。

在战争之前,需要再次出访中国和亚俄,以进一步的低姿态和友好态度,稳定东方。战争开始,欧盟和美国必然全面对欧俄制裁,欧俄的主要贸易对象,肯定在短期内要转向东方,直到西方不得不承认制裁的失败。反正10年之内,亚俄肯定不会对欧俄动手,这就是最好的背托。

欧盟从亚俄的油气进口,肯定会现在少得多,制裁嘛。但是这些油田,有着欧盟自身的投资,资本家会为欧俄的油气,找出出路,或许出口减少,但是战争,会让欧盟的油气价格,短期内暴涨,说不定短期内收入,反而上升。

欧盟只能用北非和中东的油气替代,美国虽然在结束海湾战争,但毕竟还没有完全停止支持也门,他们不想让世人看到,他们抛弃了也门这个盟友。这使得欧盟,没有办法完全使用中东的油气。长期来看,他们还是会使用管道输送的欧俄油气,毕竟这是最稳定的。而且德国等国的化学工业,整个体系都是对接欧俄的能源管道的。

至于战争开始后,东欧各国尤其是波兰或者波罗的海三国,肯定会激发的疯狂的反俄情绪和舆论,那又如何?狮子老虎争锋的时候,一群鸡鸭的叫唤,会有人在乎吗?

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也是受限的。因为欧俄是俄罗斯邦联的两国之一,他们肯定不敢直接参与战争,经济危机下更没有实力,美国现在全面收缩的态势很明显。他们能做的,就是与欧盟一起,向乌克兰的反对派,提供大量武器。所以欧俄的动作一定要快,在尽短的时间内,完全控制乌克兰,截断他们向那些王八蛋,提供武器弹药的通道。

“打!坚决地打!”普京一拳砸在了墙面地图乌克兰的位置上。

第453章大英帝国走向解体

欧俄的普京下了决心的时候,在欧洲边陲的苏格兰,两个人也下了决心。

在苏格兰政府官邸,新任苏格兰民族党的女性主席妮古拉·斯特金,对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萨蒙德说道:“或许,这一次真的是我们必须与英格兰分离的时刻,没有比这个时刻,更有机会的了。”

萨蒙德点头同意:“如果再不分离,那么苏格兰就必须与英格兰一起,承担起庞大的对美国债务。这会让苏格兰人都变成穷人。”

从2004年起,斯特金就是萨蒙德的搭档,两人领导的苏格兰民族党,一直是苏格兰独立的主要政治力量。

他们一直在推动苏格兰独立,不过以往的独立诉求,更多的是一种苏格兰与英国中央政府利益博弈的手段。一方面,打起苏格兰独立这面大棋,能够汇聚苏格兰民众的意志,这是民族党的立党之本;另一方面,以此压迫英国中央政府,来为苏格兰人争取更多的利益。两个方面的结合,才使得苏格兰民主党不断做大。

但是现在,他们确实需要考虑真的退出大英帝国的必要性。

英国的外债(主要是美元债务)现在高达1。3万亿美元,大致超过英国的全年的GDP一小部分,看起来似乎还有空间(原时空英国到2020年以后债务是GDP的3倍多)。但问题是,债务不怕多,但债权人必须要确认,未来必须有能够还款的空间。否则哪怕债务少掉一半,债权人也会夺路而逃,因为肯定你还不出来了。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那些债权人,对于英国未来偿债的能力越来越不信任了。他们在担心英国金融和经济的整体崩盘。

英国的经济依靠欧洲美元,去掉了欧洲美元,英国的经济,可以说就去掉了一半。但现在欧洲使用人民币,作为金融中介货币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欧洲美元的规模,美元降息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使用人民币的趋势,在加速增长。原因除了欧洲国家要避免美元的再次收割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对于美国经济压倒性的规模差距,使得美元继续作为中介货币,越来越不靠谱。

人民币在欧洲的兑换交易中心,是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与法国的巴黎,与英国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历史上中国与英国的冲突很多,两国关系一直冷淡,中国也毫无意愿使用伦敦,作为其欧洲的金融基础设施。既然新增长英国搭不上边,旧市场(美元)日益缩小,英国金融业的“末日”,在很多观察家看来,简直是指日可待。

全盛时代,英国单单来自金融的收益,每年大约要超过600亿美元,最高的年份达到过77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美国名义上的收益。现在,这笔每年最丰厚的收益,日益缩小,预计最后可能小得可怜。

失去了金融业的丰厚收益,英国人确实还有一些其它的产业,制造业再残,其中航空业还算可以;生物制药产业也不错,英国的历史,让它留下了一些巨大的医药巨头;旅游业和其它服务业,也很发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