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这两年一直觉得,得欧俄的战略形势,变得非常恶劣,恐怕是俄罗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劣势。
西方的策略,很可能是侵吞欧俄以西的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将战线推到欧俄的边境——实际上,他们是想把欧俄,变成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之间的缓冲区,让欧俄成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对抗磨盘。
欧俄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一种安排,这不是让欧俄变成了两大势力的前线战场吗?那欧俄的国家命运,必然凄惨无比。当年欧洲的宪兵,居然要变成欧洲的炮灰吗?
向东看,欧俄的形势就更不妙。亚俄发展的势头迅猛无比,现在他们的经济体量已经是全球的第4位,仅次于中国、殷华(在2008年刚刚合并成立新国家)和美国,而且看发展的趋势,可能不出10年,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前三的经济大国。
但普京已经无法把亚俄看成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了,现在亚俄的人口差不多有2亿人,其中5000多万是原苏联的国民,而加上东欧移民,两部分大约是6000万人,其余1。4亿人,都是双重国籍的中国人,算起来中国人已经占据了亚俄人口的70%,这还算是俄罗斯吗?就算是沙俄曾经狂妄地设想过的“黄俄罗斯”,那也应该是俄罗斯人当家作主嘛。现在这个亚俄算什么呢?只能算是整合了部分俄罗斯人的另一个小中国。
但不管怎样,欧俄在国力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亚俄,欧俄的人口现在都只有9000多万,虽然在欧洲还是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可是相对于德国的8000多万人,法国和英国的6000多万人,其实也只是同一个级别。
所以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普京觉得压力很大,俄罗斯民族的未来,就在于欧俄的复兴,可是太困难了,现在这种东西双向挤压欧俄的格局,已经开始逐渐明显。说来好笑,欧俄判断西方不敢进攻欧俄的主要原因,除了核武器,居然是因为欧俄与亚俄,毕竟在法理上算是一个邦联国家,如果西方进攻欧俄,那就等同于进攻亚俄,自然会遭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全力反击。但这不可笑吗?欧俄的生存,居然要靠自己的敌人?
欧俄的前途,仍然是变成西方的一员,当然不是作为炮灰,而是作为盟友,否则俄罗斯民族就不会有前景。欧俄仍然必须努力说服西方,就像是当年欧洲对抗庞大的蒙古帝国,匈牙利和波兰作为欧洲的保护者一样,今天欧俄就是这样的角色,欧俄作为对抗“新蒙古帝国”的前线,理应得到后方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全力支持,而不是拆台和偷食。
西方要接受欧俄的这种定位,不仅仅是说服他们国家的领导人,还需要通过他们的领导人,去引导西方内部的重新定位。这很困难,但似乎欧俄也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从这几年的情况看,主要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美国,而特朗普仍然是达成欧俄目标最理想的美国领导人,至少他是个商人,一切都可以交易,而不是那种冷战老将,总是充满了对于俄罗斯的敌意。
当然,西方如果转变对于欧俄的战略,那是最好的结果。但欧俄需要有备份的战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整军力,好在最近十年的高油价,让欧俄恢复了一定的元气,有能力在军备上进行一定的投资,俄罗斯或许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希望西方不要触动欧俄的逆鳞。
从最恶劣的情况考虑,如果与西方转为敌对,那么欧俄的出路,就在于重新拿回乌克兰,白俄罗斯,以此构筑一个自身有资源有工业有纵深的大国;想办法,哪怕是忍辱负重,也要与亚俄和中国调整关系,减轻来自东部的压力。重新大幅度提升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之间的贸易和往来,争取加入全球的主流市场。
有了这样的一个新俄罗斯,就可以压迫东欧各国,反过来让他们成为欧俄与欧盟国家之间的缓冲区。做不了西方的盟友,那就做他们不能不重视,被迫要在一定程度上讨好的强邻。
特朗普连任对于欧俄虽然算是利好,但欧俄不能太单纯了,特朗普或许也无法推进让欧俄融入西方的道路。两条腿走路的战略,现在就要开启,调整“东方战略”同样是当务之急。或许,我本人需要出访一次中国和亚俄?不去沟通是不行的。普京内心下了决定。
CFIA欧俄与东欧分局的局长刘韶华,登上了一座小山,这里属于基辅西部的较高地带,可以看到一部分的基辅市区。
来到乌克兰已经十多天了,所见所谓仍然让他感到触目惊心,没想到这个原苏联排名第二的发达地域,现在居然衰退到这个地步。
发展到2008年,乌克兰实际GDP仅相当于解体时1993年的41%,原来乌克兰的生活水平与波兰相仿,据说现在还不到波兰的一半。当然,这也与西欧国家,宁可投资波兰,也不会来到乌克兰有关,毕竟欧俄对乌克兰的“禁脔”情绪是明显的,资本对于长期的安全性,肯定是有疑虑的。
轻工太轻,重工太重,是乌克兰经济结构上最大的弱点,这里原来是苏联军工的生产重心,却不是民生经济的重心。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为了向西方靠拢,几乎完全废弃了军工业,也就是废弃了其工业的重心,那还能剩下什么?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注定成不了帝国。而乌克兰没有了俄罗斯,也就是一个没有能力自我发展的孩子,就彻底沦为了资源出售国。
刘韶华不由为这个国家叹息了一声,乌克兰前后几任的国家领导人,用垃圾来形容,那都是侮辱了垃圾。或许这个国家本质上太年轻了,在苏联之前,其实也几乎没有过独立的乌克兰,他们的领导人,没有那种国家文化的传承,根本不知道如何领导一个国家,也没有有效的立国之策,完全是在胡搞。
明明是一个发达国家的底子,现在搞得比那些农业国还不如,东欧国家整体已经是够糟的了,但最糟糕的,无疑还是乌克兰,就连白俄罗斯,也要比乌克兰稳定得多,人民的生活也要好一些。
不过这种情况,有利于CFIA完成自己在东欧地域的任务。这些年过去,这里的底层民众,饱受资本主义的酷毒,虽然在西方宣传和洗脑下,从内心并不向往社会主义——说实话,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眼界狭窄。
就像是乌克兰,年轻的男人跑到欧盟,在底层做工赚辛苦钱,年轻的女人大量沦为妓女,变成了欧洲妓院和欧洲子宫,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这种情况不改善的话,长期而言,乌克兰这个国家必然消亡。
这些东欧国家,对于华盟的价值并不大,只有一点吸引了中国的关注,那就是年轻而有教育基础的人口。并不是因为华盟需要这些人口,而是因为不想让所有的这些人口,都流入欧洲,为欧洲提供充裕的底层劳动力,让欧洲资本主义,因此而“回暖”。
亚俄的蓬勃发展,使得其有充分的空间,消化这些青年人口的就业。从世界革命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也需要重新培养大量的理解和可以执行中国模式的欧洲裔干部,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所以CFIA这些年,已经在东欧建立了一张“移民之网”,重点就是乌克兰,因为它的情况最糟糕,其次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以及波塞地域。不过对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就是完全放弃,因为这些国家对于前苏联无比仇恨,不仅是制度问题,而且是民族冲突的问题。这种仇恨,也不仅是延续到了眼下的欧俄和亚俄,实际上相比历史上还加强了,西方一直在煽风点火嘛。
到去年即2008年,移民亚俄的东欧人,大约有800万左右,其中超过500万都是乌克兰人。虽然很多乌克兰人,同样对于俄罗斯有着民族情绪,但也有很多头脑清醒的人,他们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是到亚俄做一个无歧视和职业稳定的大国公民,还是到西方做底层无保障的打工者或者妓女。
刘韶华看到现在乌克兰的情况,他可以清晰地判断出,随着亚俄经济长期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又因为乌克兰以及其它东欧国家糟糕的经济情况(在新时空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要比原时空糟糕得多,因为欧盟国家,这些年自身经济一直不好),移民亚俄的吸引力,会变得越来越强。
前苏联解体十五年过去,当初头脑发昏的一代,除了那些有着狗粮利益的家伙,东欧民众都已经冷静下来了,不过是那种躺平与淡漠的冷静——反正怎么样,都没有希望了。中国对于拯救他们,也没有兴趣,兴趣只集中在新的青年一代。
当然刘韶华其实个人有着疑问,因为他觉得中国自己有着足够的人口,干嘛还要吸引东欧的青年。他只能认知为,这是为了未来重新颠覆东欧做准备。
其实在李思华的《遗国策》中,提出东欧移民,应该是一个长期小战略。他们的人口体量,确实微不足道,但反正中国也不缺他们的容身之地——未来还要考虑在加拿大和澳洲,建设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呢。但是有了他们,未来在资本主义社会崩溃的情况下,不难再把这些国家翻过来。而且这些人口,是中国对欧洲整体工作的一种储备。
在打垮美国后,中国并不会强制性地把欧洲包括东欧,都变成社会主义的天下,这里资本主义的思维土壤,太过丰厚。但总要埋下种子,等到这些国家与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发现自己要变成新时代的原始社会的时候,再看这些国家民众的最终选择。
发展社会主义,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升维,我们不会拒绝任何积极进取的国家和民族,也会“授人以渔”地给予种子和方法论,但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中的大多数民众,最终仍然拒绝社会主义的模式,那就是自身的无悔选择,我们的前进,不会再等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