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61章(第3页)

第261章(第3页)

等到5月过后,全球各国惊奇地发现,这种澳日病毒不见了踪影,不由感叹5月是人类的“大奇迹月”,这种病毒的消失,导致了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还有伊斯兰教,都有不少信徒变得更虔诚,虽然在科学家们看来,这简直是鬼扯,与神灵有毛的关系,流感病毒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担心的是,第二年这种病毒还会不会卷土重来。

虽然大流行期只有几个月,但造成的后果,简直是满目疮痍、触目惊心。全球死亡的人数,大约达到了6千万人,单单在美国,就有1200多万人死亡。澳洲更是死亡了超过40万人,达到了人口的20%!但这也没办法,每一个澳洲人几乎都感染了,有的还感染了两次,第一次感染似乎并不足以在体内生成足够的抗体。

这使得澳洲再一次沉沦,“魔鬼眷顾的国度”,变成了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新标签,几乎再有没有人,愿意移民澳大利亚。

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员死伤是轻微的,即使是非洲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样,因为在新时空,不仅是国家体制的严密程度完全不一样,这些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往来,也是有限的,在疫情下更是几乎完全切断。

这是新时空社会主义体系的优势,没有像原时空的经济全球化,新时空的社会主义体系对比资本主义体系,大致像是两个不同大小的太阳系,大的太阳系自然是中国体系,以中国为核心,其它的国家围绕着它旋转;小的太阳系则是西方体系,以美国为核心,其它的资本主义国家大致是围绕着它旋转,不过欧盟一直想搞成双星系统。

两个太阳系之间,虽然有着“星际航线”进行物资产品交流,但毕竟是两个独立而暗地敌对的不同体系,彼此的往来,相对于原时空,密切程度还是完全不可比的。

欧俄的死亡人数也不少,超过了200万。这还是在亚俄请求下,中国将欧俄列为发展中国家药物供应次序首位国家的结果,仅次于社会主义国家体系。虽然提供了大量药物,但欧俄此时在叶利钦管理下,非常混乱,仍然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甚至中国提供的药物,有部分被走私到西方,变成了一些人发财的新模式。

疫情后美国复盘的时候,克林顿才证实了不好的事情——在这种病毒的肆虐下,最倒霉的是主要感染者,都是25-35岁的中青年!六十五岁以下的人,占了死亡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死者不是直接死于病毒,而是他们自身免疫系统反应的结果,被称为细胞因子的蛋白质免疫反应,如果过度反应,就会造成有害的结果,损伤肺和其他的器官,这就是细胞因子风暴。

因为这一次的流感病毒是特殊变异的,使得人身上的免疫系统大开杀戒,导致几乎是越年轻,就越容易死亡。这一次的澳日病毒与以往的流感主要影响老年人和小孩子不一样,他偏偏就钟情于青壮年!

这下子,美国的损失,完全超过了克林顿他们的预计,所谓的消灭养老金损耗者的计划完全落空,消灭的,是最精华的劳动力!美国就业人口大约是1。6亿人,这一次就被干掉了1200万人,超过了全部劳动人口的7%!

这完全是对美国的重创,澳日虽然基本完蛋了,但也算是完美地实现了复仇。在美国的历史上,如果单单考虑人口因素,还从来没有一个势力,能够对美国造成如此大的杀伤。

更不要说经济上的影响了,1996年的美国和西方各国,再次进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第423章美国石油税收引发的战略猜想

西元1996年12月,华京,李思华住所。

总书记陈子华再次来看望领袖李思华,赵云腾也在,三人开始聊天。不过李思华可不是随意的闲聊,她正好有一些新的想法要与陈子华沟通。

李思华对陈子华说道:“最近看到一些美国舆论,讨论美国对石油业可能增税的可行性,这个事情不简单,这些舆论,应该是政策调整前的事先放风试探民间的反应,背后相关的政策可能正在酝酿。如果美国石油增税,这大概率是国策级别的调整,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

陈子华知道领袖对美国研究极深,毕竟这是她和中国的“一生之敌”嘛。他饶有兴致地说道:“一般的看法,是希拉里顺利地接替她的丈夫克林顿之后,民主党的政策得以进一步强化。澳日病毒大流行,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经济,消费和税收跌到了谷底,美国政府现在的财政负担极为沉重。而现在美国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就是石油业,40美元桶的油价,虽然没有最高峰的50美元桶来得高,但毕竟美国石油业这几年确实赚了大钱,所以民主党把增加财政收入的主意,放到了一向与共和党关系密切的石油业上。领袖难道有别的看法?”

李思华缓缓地说道:“改善财政,自然是美国的目的之一,这肯定也是真实不虚的,病毒大流行重创了美国,导致美国进入了新的经济危机,生产减少,但美国的军事、福利等方面的负担一点都没较少。为了刺激生产,美国人肯定不能全面加税,所以只能是定向加税。”

“美国现在最兴盛的产业是3个,一个是犹太金融产业,这是克林顿希拉里政府的根基;第二个是医药集团,如果对医药加税,在民意上很容易被搞得一团糟,因为民间会认为加税,就会导致药价上涨,会导致普遍的抗议,克林顿希拉里不敢;剩下的第三个自然就是石油集团,由于他们与共和党关系更密切,所以石油业成为靶子,看上去是非常自然的。”

“但可能因为我做事,从来是喜欢一石数鸟的缘故。我琢磨着民主党的这一招,并不单纯。”

“为什么觉得不单纯呢?因为感觉美国的舆论反应比较奇怪。共和党以及石油集团,迄今几乎毫无反应,希拉里上台了,现在国会中也是民主党略为占优,应该说加税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这是损害他们利益的,难道他们真的就一点不反抗,躺平了?”

陈子华和赵云腾的脸色都严肃起来,他们也感到其中必有蹊跷。按理说,石油集团肯定会拼命反抗的,资本家多赚了钱,难道就会觉得自己多交税是应该的?至少也要讨价还价嘛。

“而且根据现在透露出来的数据,由最终消费者承担的燃油税并没有加税,也就是消费端不动,动的是供给端。尤其是钻井税费,从以石油和天然气销售的美元金额标准的12。5%,暴增到25%,对各大石油公司海外油田的征税同样是暴增。综合来看,美国石油大企业的平均总体税费负担率,将由5%左右增加到12%左右,平均所得税负担率将由20%左右,增加到32%左右。”

“美国的石油公司,能够接受这样的税收暴增却不吱声,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美国就不是我认识的那个美国了。一般来说,这样的税负增加幅度,这些石油企业都要疯狂了,怎么可能躺平?”

“任何一个行业,负担的税负一下子要翻倍,你们想想会有什么结果?企业凭什么,会接受这样的高税负而甘之如饴?”

陈子华和赵云腾的脑海里,都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赵云腾脱口而出:“除非是这些企业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作为补偿!去掉更多的税收后他们仍然能赚更多的钱,才可能接受!所以,石油油价必须进一步大涨……”

无需他继续推理下去,陈子华与赵云腾两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美国凭什么还能推高油价?而且这样的加税幅度,恐怕油价要翻倍,才能让美国的石油集团满意吧?

陈子华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李思华开头说这可能是“国策级别的影响”,要推动石油价格大涨,可不是真正的国策才能干的吗?

他霍然抬起头来,对李思华说道:“领袖,我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必须增加从石油业获得的税收了。美国本来就已经陷入经济危机,民众生活困难,民怨不小,一旦油价暴涨,代表着物价必然要暴涨,这将是对民生困难的火上浇油。为了安抚民众,美国政府必须向民众提供消费补贴,让他们可以在高通膨下生活下去,不至于活不下去而造反。所以美国政府就需要足够的财政,来支持这样的政策,总不能都依靠发国债,就算是发国债,购买的金主,也要知道美国政府以后靠什么来还,否则国债卖不出去,只能是美联储自己吃下,那意味着纯粹的印钞抢劫,美元票子毛了,物价会进一步暴涨。所以必须有一个财政上明显的增量来源,那就是石油业。”

“这样来看,美国对石油业采取高税收,是不得已的必然之举。但是我的疑问是,美国凭什么认为他们能大幅推高油价?关键是推高油价后,还能让油价在新的高价水平上,稳定下来?这可不容易。”

赵云腾内心也在盘算着,美国控制的本土和海外油田,田产能大约可以算沙特的1。5倍,但是中国控制的油田产量,已经超过了沙特的2倍。美国凭什么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