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市内,有枪声响起,总有些不知死活的武装分子,还在试图抵抗。达尔乌笑了笑,对部下说道:“我们进城!”
第411章新能源的大时代
赵云腾虽然内心早有准备,但看到眼前的壮观,还是叹为观止,这是比他在原时空在电视里看到的更壮观的情景,或许是因为身临其境的缘故。
西元1991年他年满65周岁,卸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退休后,不再担任正式军职。此时中顾委还在,他担任中顾委的中央委员,这也是他唯一剩余的公职了。
多了不少时间,这两年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就是为的好好看一看日新月异的这个新中国,有几次他还是陪着李思华,例如这一次到雪域省。不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为李思华毕竟年事已高,中央是不同意她多跑的,即使她身体似乎还好。
眼前是2千平方公里的庞大光伏阵列,一眼望不到边的整齐的倾斜光伏板,犹如阅兵式上整齐排列的兵器一样,呈现出一种现代化的、工业化的极度壮观。
雪域省的土地,在引水和进行盐碱处理之后,能够利用的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最好的当然是农业生产,是种植业;第二级有一定盐碱成分,主要是种植耐盐碱经济植物,或者是畜牧业草业使用,或者是植树造林;第三极的盐碱成分较高,除了畜牧种草之外,难以使用,现在第三极的土地,主要就成为了光伏与畜牧业的共生土地。
倾斜的光伏板,起到了防风固沙、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牧草规避了太阳的直射,辅之以一定程度的喷灌,能够长得更加茂盛,用来养羊就非常好,含盐分和碱性的牧草,使得羊只的质量和口感更好。
现在雪域和天山两省的乡寨,很多都是与光伏产业伴生的。除了极少数技术人员外,其它的光伏就业,全部由附近的乡寨,就地消化。光伏发电基地,也就是这些乡寨的畜牧业基地,有些除了养羊,还有养鸡等方面的其它畜牧。
赵云腾看了李思华一眼,发现她的眼中,也满是赞叹,这是工业化的伟力。他对李思华说道:“现在国内全部光伏发电基地的总面积,已经突破了1万平方公里,这大概是我国现在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之一了,另一个是新能源车。”
李思华其实很清楚赵云腾说的这些数据,她虽然老了,但记忆力可没有衰减多少。
她有点心满意足地说道:“再发展10年,到时的光伏科技,就可能做到只要8万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基地,就相当于我国现在全国的发电量。希望到时候的成本,也能跌破1分钱(新时空人民币相对于原时空的币值,此时大约相当于1:6),加上混合堆核电科技和水电,廉价电力能源的时代,就会完全开启。”
旁边陪同的这个全国最大光伏发电基地的总工,心想乖乖,领袖要求光伏电价成本跌破一分钱!这个目标有可能,但难度确实还很大,现在恐怕大家都没有这个把握。
他大着胆子对李思华说道:“领袖,按照我们现在的技术推算,大约三五年时间后,每一百平方公里铺上光伏电站之后,一年可以发200亿度电。每一万平方公里铺上电站,一年就是2万亿度,也就是只要铺八万平方公里,就能顶得上1992年全国的用电量(约16亿度),您的测算是正确的,10年后我们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
“现在这个光伏发电基地,我们已经做到了发电成本低至3分钱。我们会按照领袖的指示,努力推进光伏科技的进步,争取早日达到1分钱以下的成本水平。”
李思华点点头,对于电力成本,她是非常关心的,其实了解的程度,远超这些人的想象。
混合核电堆的发电成本,目前是最低的,已经达到了0。5分度的水平;但核电的布局需要考虑安全,所以总量还是要控制,除非以后研发出了完全的聚变电站。
光伏和风电的目标,都是1分度左右。其中光伏达到的可能性很大,风电的难度要更大一些。
水电的成本由于前期的工程费用巨大,因此现在核算下来大约是5分度左右,但这个“高成本”,主要是投资的财务成本,如果以20年周期左右回收投资,其后运营的成本并不高,主要就是电站维护和电机运转以及行政成本,做到1分度也是有可能的。
上述4种发电手段,等待科技和产业发展完善后,火电就可以逐步退场,因为成本受制于煤价,很难低下来,最终最多做到5分度左右,成本太高了。
平均发电成本1分度,给予各发电行业足够的利润,再考虑行政、运行、维修、技改、输配费等综合费用,最终的上网电价,就可以控制在2。2分2。5分度左右。对比一下,美国的上网电价,预计会保持在1213美分左右,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致保持在1:1的汇率尺度,意味着中国电价的平均水平,将是美国的15左右,这足以左右所有耗电型产业的未来。
电价便宜,就能让中国奠定一个“全电化”的大时代,让油气提前从能源领域退场,只保留其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的地位。例如新能源车,现在的运行成本,已经在逼近每百公里耗电十五六度,也就是说,每公里约2分钱。而燃油车,现在处于高油价时代,每公里燃油价格大约是1毛钱,而由于中国一贯的私车高油价策略,大约是1元钱。
所以单单从能源价格看,就知道新能源车必将完全替代燃油车,能源成本相差10倍以上,而在中国则是100倍。
国内新能源车,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国内充电桩的全国普遍布局,并预留了新产品升级换代的余地。这使得新能源车在国内,几乎已经彻底打垮了燃油车,预计再有5年左右,汽油机轿车将完全退出市场,一个轿车的新时代来临了。
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完全出乎了欧美的预料,他们在这方面的科技储备,现在还是非常不足的。当然由于充电桩体系不具备,在欧美购买新能源车的客户总量还是有限——往往是拥有车库这样具备自身充电能力,并且主要在城市内市用来通勤代步的人群。
不过趋势已明,所以欧美的汽车厂商,这几年一片惊慌。这个欧美最后的产业堡垒,似乎也将失守。再有10年,中国新能源车一次充电,或许能达到1000到1200公里的续航能力,这会在另一个尺度上,彻底压倒内燃机汽车。德国和美国的汽车业,正在迎来科技彻底换代,带来的噩梦时刻。
收回思绪,李思华问那个总工:“光伏的最大弱点,当然是日夜的不均衡,白天发电,晚上没有太阳,就不能发电,需要储能和放电之间的平衡。目前你们这里是怎样做的?”
总工自豪地回答:“我们现在发的电,都是通过特高压输电网送走。电力不平衡的问题,解决方式是已经接上了南水藏调储能一期工程的系统,能够通过这个系统反复的抽水蓄能和放水发电的功能来调整,使得输电网保持平衡。附近还有风力发电站,也是同样解决的。目前这个抽水蓄能系统,能量损失大约是25%左右,能够保持75%的电力,据说5年之内,能够达到保持80%电力的能力。”
李思华内心高兴。红旗调水工程原计划20年,从1969年开始,其实提前了2年多,在1987年初就完成了。南水藏调储能的完成时间,则可望大大提前——当初低估了科技发展和连续施工实践,带来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这个原计划20年完成的超级工程,预计可能在10年就完成,现在已经施工5年,一期工程去年就投入使用了。
总工又接着说道:“目前在雪域省,正在试验另一种蓄能方式,那就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它是用很多凹面镜,把阳光聚焦到塔顶部的吸热器上,吸热器中用熔盐循环带出热量,热量再产生蒸汽,用汽轮机发电,更有一点值得强调,它能够24小时发电。”
“目前兴建中的第一个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占地高达8平方公里,使用若干小镜片,组装成了1800个大面积的定日凹透镜,定日镜围绕吸热塔,环形布置,镜场面积大到145万平方米,简直就是一个地面上的平面的太阳,实在是壮观。这个光热电站,一年就可以发电4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