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41章(第1页)

第241章(第1页)

赵云腾走入院子,他看了看李思华的脸色,心里多少有点欣慰,看来姑姑已经走出了悲伤。

张巧云离开,两人慢慢聊起了国内国际的局势。

前段使劲,赵云腾作为国防大学校长,刚刚访问了苏联,他向李思华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这几年已经看不到苏联在七十年代末期的那种繁荣的景象了,安德罗波夫这一轮简短的改革,并没有能复兴苏联的经济。勃列日涅夫当年过于重视重工业、军工和石油这三项了。现在其余的产业,完全失去了竞争力,这几年美国搞出来的低油价,对他们杀伤力太大了,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还不结束阿富汗战争。在契尔年科上台后,苏联又恢复了平静,但老百姓的怨气,却越来越大了,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撑,恐怕原时空的苏联末期就已经到来,现在虽然好一些,但趋势还是一样的。”

“所以苏联人,对于与我们合资的那个新西伯利亚大区的几个合资工业园区,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契尔年科上台后,第一次离开莫斯科就是去那里,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跑一趟视察,对一个多病的老人而言,简直是重视到没边的程度了。不过也是,一旦建成,他们无需花费外汇,本土的资源,就可以变成民生产品了。”

“那个特洛尼科夫,现在因此变成了苏联高层的大红人,一旦这个大区有些成果,恐怕他就会进入苏G政治局常委了。我还注意到,那个戈尔巴乔夫对这个项目也非常重视,亲自在抓,他也经常跑到那里的现场视察。”

李思华的脸色露出了微笑:“国家就是这样,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斯大林等人,用了几代人的时间,才把苏联推到了七十年代的高峰。勃列日涅夫中风以后,你看才几年的时间,被美国人一个低油价,就打得衰败之相,都出来了。”

“说是一个超级大国,结果兴也石油,衰也石油。美国未来必然还会推高油价战略,但就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苏联,熬不熬得到那个时间了。”

赵云腾追问:“美国为什么未来会推高油价战略?”他有点好奇。

李思华叹息一声:“因为低油价本来就是伤人伤本呀。”

她解释说:“现在美国,正在滑向一个大号的苏联,你不要只看美国本土,要把美国、加拿大与它的殖民地墨西哥放在一起看。2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不是已经接近苏联了?而且苏联大量寒带荒漠,从可用土地的角度,实际上是美国大,苏联小。另外一方面,美国人口2。4亿人,加拿大3千万,墨西哥1亿多人,所以人口也是一个大号苏联。”

“现在他们的处境与苏联也是类似的,苏联大部分产业都废了,美国何尝不是在这条路上?他们多数的产业都被我们中国给废了,资本家投资赚不了钱,现在里根头疼的,不就是这个?逐渐的在这个时空,美国也就剩下了两个出口,第一是金融和资本,第二是资源。”

“新时空金融和资本这条路,美国最多只能走通半条路,剥削一下欧洲和南美的一部分,这是不足以支撑美国的。所以最终不就是苏联一样的道路,卖资源吗?”

“现在美国为了打败苏联,伤人伤己,这也是咬着牙硬撑。他们现在能源产业上投资如此之大,一方面当然是现在要有足够的产能压低油价,让苏联完蛋,今年很可能会看到低于10美元桶的油价。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做准备。一旦实现了干掉苏联的目标,马上联手中东推高油价,这是对石油输出国有利的事情,能够得到他们的配合,估计未来4050美元桶的油价会再次重现。不过有我们在调剂,他们想油价再高也很难。我们有很多手段来打低油价。”

赵云腾恍然大悟,他越想,觉得越对,自己受到原时空美国强大无比的影响太深了。在新时空,未来美国可不就是一个大号的苏联吗?其工业和诸多产业一旦衰落,军事上也落后于中国,那么其金融和所谓的资本运作,也必然衰落,最后可不就是要靠出口资源?

甚至美国会更类似原时空苏联崩溃后的俄罗斯。他们仍然能维持仅次于中国的强大军事力量,所以能控制加拿大和墨西哥,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比较丰厚的资源出口,反过来再用资源出口的钱,维持军事力量和局部霸权。

至于美元金融,赵云腾是看不到美国会有什么大的机会,当你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威慑其它国家的时候,人家凭什么让你剥削呢?就算还有一些“被保护国”,又能剥削多少?

赵云腾冲口而出:“如果这样的话,他们还不如苏联呢?苏联现在西伯利亚的石油开采,成本大约是9美元桶。而北美主要的石油储量,是加拿大的油沙1700亿桶,那个生产成本,起码是2025美元桶。怪不得……,如果不是高油价,他们简直要亏死,总不能只靠美国本土和墨西哥的石油储量,两国只有500多亿桶。”

李思华笑笑:“所以在美国想要高油价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

赵云腾沉思了一会,说道:“那个时候,他们已经被迫变成我们工业产品的市场。所以总的原则,应该是不能让他们发财,但是保留一定的利润,不能太肥,不能太瘦。”

李思华赞许地点点头,说道:“这就对了。低油价战略的时候,他们是以本伤人,我们干预不了太多。但是高价油战略的时候,我们的干预手段就太多了。”

“我个人的判断,是美国能够维持现在这种低油价战略,最多10年,也就是原时空苏联崩溃的1991年左右。再往下去,就算苏联不崩溃,美国资本家们也无法忍受了。他们一个来钱的领域都没有,怎么可能长期维持?”

“苏联能够维持,取决于他们熬不熬得住,如果是一个团结有革命理想的团体,这当然没问题,再难还能难过苏联建国初期吗?但现在这是一个自私贪婪的官僚团体,会演变成什么情况,就很不好说了。”

“我们已经帮了他们两手,一是扩大中苏贸易,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民生产品;二是这个新西伯利亚经济区,直接支持他们建立基础民生工业基础。如果这还救不回来,我们也就只能静观其变,做好我们对未来苏联解体的一切一准备。坦率地说,现在这个统治阶层,原来越腐败堕落,未来解体几乎是肯定的趋势,我们现在做的,或许也只能延缓这个趋势而已。”

“反过来看美国,低油价战略下,产业又被我们封堵发展不了,金融收割也只能是局部性的杯水车薪。美国的科技与产业领域,就会落后我们越来越远,这是它企图打垮苏联,必须付出的代价,但也是我们精心设计和计划执行的结果。”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美国头上的我们这根绞索,建设得越来越坚固,越来越让美国难以挣脱。等到苏联垮了,美国人也只能发现,其实他们不可能从崩塌的苏联那里,拿到太多的财富来弥补自身。而他们变成了过去苏联的角色,不得不走上高油价这条长期而言的自杀之路——高油价本身,就意味着美国基本放弃了产业端。”

“例如,你觉得如果苏联还是像原时空1991年崩溃的话,原时空流失的1000万苏联人才,是会跑到中国的多呢?还是会跑到西方的多呢?恐怕他们跑到了西方,也会发现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最后很多人还得想办法,转向中国。所谓西方的自由,不能保证他们有饭吃,更不要说吃好饭。”

赵云腾沉默了一会,问道:“我们到时用什么来影响油价呢?”

李思华笑了:“那手段可就多了。例如现在低油价时代,我们正在不断地买入全球各地的油田,非常廉价嘛。加上我们国内的石油开采业做好准备,一旦低油价时代结束,立即将产能逐步提升,最高我们可以提升到5亿吨年,你知道这些年我们国内的石油开采,是非常谨慎的,现在只保留了1亿多吨产能,国内的资源我们保留了大半,这相当于可以提升每年4亿吨的量能。加上国外油田至少可以2亿吨的产出,我们就有了6亿吨可多可少的油田产能,这甚至超越了美国现在以本伤人的程度。我们还掌控着非洲油田的大部分,说到打低油价战略,我们的本钱,比美国人要丰厚许多。”

“这还只是从石油本身来影响。你知道从八十年代下半阶段开始,我们的风电和光伏产业,就要开始推进了,计划通过5年的基本成熟期后,从九十年代开始,狂暴地发展这两个新能源产业,10年小成,20年大成,等到2000年左右,我要这两个产业,发展到我们穿越前超越原时空的程度,例如对标2030年。加上核电,务必形成新能源取代油气作为主流能源的趋势,油气更多的未来,是作为化工原料。这样的趋势一旦形成,我们随时可以操控舆论,战略性地影响油价。”

赵云腾心悦诚服,别看姑姑人老了,可思想还是那么敏锐,这样的超级大战略,她心中早已有数——全球每年的油气需求,是有上限的,但短期的供给能力,却是可以远超需求的。所以虽然影响不了美国的低油价战略,但反过来等到美国想维持高油价的时候,那中国可以随时打下去,更不要说中国届时还有风电、光伏和新核电这样的科技武器了。

李思华保持着微笑:“当然,在核威慑下,我们一下子把美国人打得太惨是不行的,那会让他们有些人铤而走险。所以这就像是训狗,保持着合适的油价以及其它大宗物资的价格,就是狗脖子上的缰绳。狗子狂躁的时候,要放松一点,让它跑一跑,然后慢慢拉住,始终让它在我们控制之下。”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格局,美国人的科技水平,会越来越落后于我们,如果哪一天,我们确认能够对付美国的核生化力量了,那自然就是杀狗的时候到了。嗯,比如说,我们领先美国科技30年以上,也许就是时机大致到了,不过届时要进行缜密的科学的综合研判,尤其是对付钴60核弹这样的大杀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