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38章(第3页)

第238章(第3页)

孙林华心想,别谈什么亲善了,从中国的态度,只希望你别败得太惨,自己不知道有几斤几两。

中国在马岛战争上,有四个目的,孙林华这个级别,知道的是前三个。

第一个自然是借此让英国付出更多的代价,英国人在美国的支持下,战胜阿根廷是自然的事情,尤其李思华和赵云腾都深知,阿根廷上层建筑,早就是一个骨头都已经跪软了的阶层,而这个国家军队的主体,是那些西班牙裔和意大利裔,在现代包括他们的母国在内,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英勇。

在两人的记忆中,这场马岛战争的名场面,可不是阿根廷战机击毁了2艘英国七十年代建造的谢菲尔德级防空驱逐舰,那毫不足奇。而是阿根廷1。3万多军人,居然向英国600多名士兵投降。这种毫无气节失去了民族自信心的垃圾军队,怎么可能战胜英国?

阿根廷唯一的亮点,就是空军,飞行员的素质和勇气还算不错,这也是中国支持他们12架优秀战机的缘故。或许靠着这点增量,能够让英国舰队损失更大,如果阿根廷飞行员能够爆种,击毁英国的航母就好玩了,那撒切尔夫人得到的,可不会仅仅有战胜者的美名——想想航母上有多少英国人吧。

不过影响马岛战争的结局,并不算重要的任务,其实对于中国成败都无妨。更重要的是第二个,即通过马岛战争掀起对美国的舆论战,在南美各国通过现在已经比较完善的渠道,让南美家喻户晓拉美危机的真相——美国通过收割南美来自肥,南美人的苦难都是美国人的金融战,他们其实是战争难民。而马岛战争,就是美国人阴谋的第二步,进一步加深南美的危机,不但让美元往美国跑,而以后他们返身收购拉美资产的时候,就更廉价。

总之,就是要把美国“黑成焦炭”,进一步激发南美各国民众的反美情绪,种下仇恨的种子,也让那些亲美的南美政权,面临国内民众的巨大压力。

第三个,自然就是为秘鲁和玻利维亚根据地打掩护了。由于两国的高速发展,美国现在对两国的关注度,开始变高,这不利于“闷声发大财”,马岛危机是很好的转移美国视线的工具。

孙林华所不知道的,是第四个,即金融战。全球美元回流美国,自然是中国在美的隐秘财团们发大财的大机会,从1980年下半年开始,这些财团就开始在美国股市等市场建仓,开始做多,因为逻辑很简单——在天量的美元涌入下,美国的三大股市,必将一扫之前的颓势,短期肯定牛气冲天嘛。

等到美国股市涨到高位,财团们脱出的资本,再用来抢购南美的矿山等优质资产,本质上就是寄生在美国的金融战内,抢夺上很大一块利益,闷声发大财,用以壮大自己。

华尔街逐步已经控制了美国,美国的产业资本,现在已经不是金融资本的对手了,犹太财团的势力大为扩张,开始控制了美国的主体,至少可以算到全美金融的40%以上。不过那些“隐秘系”的中国财团,其实也不算太弱,目前美国的金融资产中,实质属于中国财团的部分,大约占了17,这是从四十年代开始后约四十年的努力,这个比例已经非常惊人,足以让他们在美国形成庞大的势力,让犹太人也要拉拢他们了。

这些“财团”的使命,除了为中国产业链服务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从美国控制的全球体系内,向中国的经济发展,输送资源。这一次的拉美危机,就是这个方向很好的机会。中央预计危机之后,在美财团,能够控制的拉美矿山等优质资产,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毕竟预计收益在上千亿美元呢。

金融战除了美国以外,当然还有欧洲,英国当然是重点。马岛战争,英国股市和英镑,必然都是先跌后涨。战前资本恐慌,战后“胜利”带来景气嘛。

孙林华与加尔铁里迅速达成了协议。阿根廷开始疯狂地向玻利维亚运输锂矿、铀矿和铜矿,用这3种金属矿石,来交换12架JH-10及其配套弹药和系统,实际上还不止于此,还有一套岸基对海雷达,自然是用来帮助阿根廷空军,定位英国的舰队。

西元1982年3月19日,一群阿根廷当局雇佣的废五金商人,强行登陆了位于马岛以东1390公里处的南乔治亚岛,他们在南乔治亚岛建立了营地,并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就在他们欢欣鼓舞的这些日子里,强硬的撒切尔夫人政府,却已经做出了反击阿根廷的决定。

英国人初步的反应似乎并不太激烈,得到了鼓舞的加尔铁里,在4月2日下令出兵占领马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

他根本不知道英国为此准备了什么——由海军上将约翰·费德豪斯统率的,一支包括各类船舰118艘的大舰队,这几乎囊括了衰落大英帝国全部的精华,尤其是“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这两艘航母以及三艘潜艇。陆军也派遣了3。5名士兵,包括皇家陆军伞兵团和装甲团这样的精锐部队。还有43艘英国商船为特遣舰队提供补给。而英国空军也在大西洋中的阿森松岛上的威迪亚威克空军基地开始集结。

所以英国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战胜阿根廷的决心表露无疑,已经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的帝国,也不能败给阿根廷这样的垃圾国家!

阿根廷由于海空和情报劣势,一开始就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其占岛陆军部队,几乎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只能看人数极少的阿根廷空军和海军的战斗。

不过阿根廷空军还是幸运的,在4月下旬的对抗中,阿军的飞行员,无意中发现了有效的战术,即借助于超低空突防,藏匿于地面杂波中,来躲避雷达追踪,最后瞬间爬升,再进行突击,以对抗现代军舰的雷达侦查。

这种战术发挥了巨大作用。5月4日,在接受阿根廷空军KC-130H大力士型运输机的空中加油后,两架超军旗战机,贴着浪尖以超低空进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他们在50英里处跃升,执行雷达搜索后立即返回低空,然后在20到30英里处,发射了所携带的飞鱼导弹,击中了谢菲尔德号的舰身中段,使其在数小时后被弃船,这艘军舰弯曲变形的残骸,持续漂流燃烧了六天之久!

然后是5月19日倒霉的“考文垂号”,它被JH-10携带的YJ-7型空舰导弹命中击沉。

最高峰是6月12日,阿根廷几乎已经失败,空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不过JH-10的存在,让英国的飞机损失,比原时空多了十几架。但这并没有改变地面战场的失败。阿根廷最关键的斯坦利港补给中心,几乎已经被英军拿下。

但就在这天,最后的两架JH-10创造了轰动全球的战果——他们击沉了英国的“无敌号航母”,在航母受创和燃烧的过程中,高达373名英国舰员死亡,而航母上损失的飞机,也超过了9架,可谓英国开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但问题是,战争已经到了尾声,撒切尔不可能因为这一次损失而停止战争,她坚定地顶着舆论的压力,指示英军继续作战,所以阿根廷在6月17日,最后还是投降了。

在马岛开打后,孙林华就不关心阿根廷了,而是关心拉美经济危机的发展,舆论战开始全面展开。虽然南美各国的电视台比较“含蓄”,因为军政府和右派政府控制嘛,但那些电台、学校、民间舆论,就开始迅猛地发酵。

马岛战争的阶段还好,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拉美各国的情况越来越糟。8月12日,墨西哥财长埃尔索格,向美国财长里甘和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通报“墨西哥几乎耗尽全部外汇储备,再也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紧接着,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等国也相继告急,纷纷推迟清偿债务,总共有十多个拉美国家债务爆雷,几乎涉及了全部南美国家。

秘鲁和玻利维亚同样有债务,在南美国家中看上去并不例外,但这是有意为之的,危机爆发后,两国同样宣布无力偿还,但是先锋集团等,以差不多70%的价格,从摩根银行等手中,买下了两国上百亿美元的债务——该占的便宜还是要占,至少省了几十亿美元。所以两国的经济,实际上没有受太大影响,现在两国与南美内的贸易并不是重点,而是与国内的贸易占了大头。

在最初的慌乱过去之后,先锋集团率先在南美右翼国家,推行了债务股本互换的方式,甚至做了不少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大量推动这些国家国企的私有化,因此之前对拉美疯狂的贷款中,有不少是美国的地区性银行,他们并不想获得一家秘鲁公司的股权,这是“不得已的办法”,所以例如先锋财团这样的愿意接受,那么他们自然愿意廉价甩卖债务,先锋也不用马上付款,承担起签约的甩卖价格就可以,另一个先锋通过美国政治势力,去找所在国右翼政府谈判,压低国企股份价格,这样两头一凑,拿到的资产是极为廉价的。

这些资产,先锋集团等预计要持有几年,等到几年后拉美缓过气来出售,起码是翻番以上的利润,而且这些资产都是精选的,期间还能创造大量的利益。这种“先锋模式”很快被摩根银行等仿效,最终的结果,除了所在国,倒了大霉以外,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地区性银行也大大亏损。肥了的,就是先锋和摩根这样的跨国巨鳄了。

拉美爆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罢工、游行,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不断,很多南美政府的最终结果是:不但债务没有减少多少(只是推迟了),而且政府控制的资产,几乎消耗一空,变成了空壳政府。不得不依靠对国内进一步的掠夺,来保证军队可以维持他们的统治,这自然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在李思华和赵云腾的眼中,南美的形势,开始变得有利起来,现在各国几乎最右翼的政客,也很少有人敢公开说美国的好话。而在这一轮危机后,反美色彩明显的左翼,即使各国的军队,多半是右翼的打手,也阻挡不了他们在民众支持下崛起。不过南美的左派,只可利用,他们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导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