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擦去笑出来的泪意。
说:“因着封禅,圣人请来许多有道之士,一起前往泰山。”
“明府是想问,若先生愿往,他可为君引荐。”
老观主又言:“而贫道也是想着,恐怕那镜尘道人也在其中。人海茫茫,寻一人何其艰难,可以从此一试。”
“自然!”
“若是先生有什么高深的道法,可以直接寻人,也不必理会老道说的这些。”
金乌西坠,日头逐渐西斜,天光昏昏沉沉,厚重的灰云积压在半边天空,空中沉闷而湿热,大雨将至。
江涉掐指算了下。
李白、老观主、连岳道长三人,俱屏息凝神,不发出声响,怕叨扰神仙测算。
过了几息。
江涉笑了笑,道:“恐怕还真要去一趟。”
他沉吟,说:“程县令那里……观主替我回绝吧,江某散漫惯了,恐怕天家与我无缘。”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李白敏锐地抬起头。察觉到江先生的态度。
不是我与天家无缘。
而是天家与我无缘。
江先生待人一向有礼,便是对茶摊那些伙计都是客客气气,温声说话,从来没有谩语。与老观主说的这句话也是平淡温和。
其中神仙气度,扑面而来。
皇帝与仙人无缘,不是神仙与皇帝无缘。
你是皇帝也好,县令也好,贫者流民也好,皆是等同看待。政绩如何,官品何等,再是位高权重,再是天生贵胄。
也俱是凡人。
李白若有所思。
老观主也若有所觉,叹了一声,“恨贫道早生几十年,若是六十年前,不,哪怕是十年前见到江先生。”
“恐怕也要立誓追随。”
“日日拜于门前。”
对于这些话,江涉没有应答。
老观主心有所悟,在心中叹息一声,喝完这盏茶水,便就告辞离去了。
……
……
看过了五月五的龙舟竞渡,又转过去半月。襄阳城除了更热一些,没有旁的差别。
这日和老鹿山神一起在山上饮茶,读读游记,老鹿山神笑道:“先生有些静极思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