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的是那被射杀的匪首。因为对方被射中后被力道带得向后倒,从落霞坡上直接滚落了下去。其他尸体无关紧要,这人却很要紧,是以不等王申吩咐,年轻人便让人去落霞坡另一面寻找了。
如今看来情况不错,那群黑衣人刚才只顾着逃跑,根本没来得及带走这人尸体。
果然,王申一听这话也顾不上细想眼前的年轻人了,撩起袍脚便向着山坡上跑去。此刻落霞已尽,暮色四合,天色已经渐渐暗沉下来,等王申爬上落霞坡顶,一时也望不到另一边坡下情形。不过他也等不及让人将尸体抬上来了,只在坡顶略顿了顿,便又跑了下去。
所幸等王申跑到尸体跟前,天色也还未黑尽,他看一眼那黑衣蒙面的尸体,忽的伸手过去一把扯下了对方蒙面的黑巾。
霎时间,一张犹带着诧异和恐惧的苍白面孔便映入了眼帘。
王申攥着黑巾沉默下来,也不知年轻人何时来到身边的,就听对方像是不经意般问道:“怎么,大人认识这人?”
认识,怎么会不认识,就在今早他还在齐将军身边看到过这张面孔呢!
王申一把将黑巾重新扔回尸体脸上,像是有些气愤,又像是猜测得到证实的尘埃落定。但这些他都不会和对方说,王申重新扭头看向年轻人:“这人什么身份,军师难道不知?”
年轻人眉峰轻颤了下,显然不太想认军师这个身份,尤其现在连钦差都这样称呼她了。不过现在计较这个没什么意义,她便干脆点头承认了:“是梧州驻军将军的人,没错吧?”
梧州驻军是距离这里最近的一支军队,也就是齐将军率领的那队官兵。
王申一听对方这样说,总有种一切都在对方算计之下的感觉。他微眯了眯眼,又抬头看向逐渐黑透的天空,问道:“军师约本官来此会面,目的就是为了钓这些人出手?”
他这话用的是问句,但语气却莫名笃定似得。
哪知年轻人闻言却摇了摇头:“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罢了,我是真想让大人看看落霞坡的夜晚。”
落霞坡的夜晚怎么了?不是说这里的风景只有傍晚才最好吗?再说天都黑了,四野里黑漆漆一片,还能看到什么?一起赏月吗,他们可没这交情。
王申心头无数疑问,但年轻人没有给他解释,已经自顾自往坡顶上走去。
尸体的身份已经确定过了,王申见状也没打算继续留下,便跟着对方一起走回了山顶。而这时天色也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众人之前忙着裹伤忙着找尸体,倒是还没来得及准备火把。
两人一前一后摸黑爬上了落霞坡,吹着夏夜凉风,心头的焦躁也少了三分。王申正要说什么,却猛地被眼前情形惊得咽下了话头——夜色之下,不久前还景色优美的落霞坡,此刻竟飘着一片蓝绿色的鬼火。一阵夜风吹过,那些鬼火也跟着幽幽飘荡起来,活像是一个个在落霞坡徘徊不去的幽灵!
不知想到了什么,王申的嘴唇开始颤抖起来,有什么话梗在喉头似不吐不快,可又怕贸然开口惊动了坡下亡魂。
直到身边的年轻人忽然抬手指向坡下,打破了这一片沉寂:“大人看到这副场景,还没猜到落霞坡是什么地方吗?”
王申猜到了。就算他出京之前没听过那些沸沸扬扬的消息,看到这一大片的鬼火他还有什么猜不到的——鬼火这东西向来只有死人多的地方才会出现,比如古战场,又比如乱葬岗。眼下鬼火却出现在了这城郊的风景优美之处,那么此处的地下,又究竟埋藏了多少冤魂?!
98☆、第98章
◎楚棠却笑不出来,拉着夏时走得更快了◎
楚棠这牢一坐就是一个多月。直到七月都过去了大半,所有人都以为她会被遗忘到底的时候,江南送来的一封急奏再次打破了平静,也让朝堂众人再次想起了她。
这一日正是大朝会的时间,朝中众人照常奏对之时,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报直入正殿。
朝廷对加急奏报是有所规定的,除了战报之外的所有情况,最快的也只能用六百里加急。因此八百里加急的奏报一送入朝堂,所有人的心神都是一凛——哪里又打仗了?是北边的胡人又南下寇边了?还是南边的夷人又闹事了?总不会是除了江南,哪里又闹着造反了吧?
一时间,众人揣测纷纷,就连向来严肃的朝堂上,也多了些窃窃低语。
老皇帝却顾不上众臣的失态,他自己听到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也有点懵,心里忍不住咯噔了一下。因此等那封奏报送到手中,他便迫不及待拆开来看了起来。
这一看,老皇帝心里的紧张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怒火。待一目十行看完这封奏报,他便“砰”的一声狠狠拍在了御座的扶手上。
梁忠距离老皇帝最近,稍稍一抬眼,便瞧见老皇帝的手正微微颤抖着,显然是拍疼了。
不过殿下众臣不知,他们只从这一声巨响中听出了皇帝的滔天怒火。这让众人想要请皇帝息怒都不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丞相上前一步,小心问道:“陛下息怒,不知这是哪里又生了战事?”
老皇帝又看了一眼将他气得够呛的奏疏,干脆一抬手扔给了梁忠,示意他拿给丞相看。自己不等丞相拿到奏疏,便已经开了口:“梧州将军胆大妄为,擅杀无辜,还敢对朝廷钦差动手。如此无法无天之徒,全不将朝堂放在眼里,当真该杀!”
这话说得有些不清不楚,至少没有看到奏报的朝臣根本没明白皇帝的意思——梧州将军不是被调去平乱了吗,那么即使杀些乱民,也不至于说是擅杀无辜吧?还有对钦差动手又是怎么回事?王侍郎遇害了吗?那这急报又是谁送回来的?
众人一脑门子问号,也只有丞相和他身边的几位尚书,凑在一起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手中奏报。看完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明白了老皇帝为何大发雷霆。
原来当年江南当真发生了屠戮灾民的惨事。原来当初江南惨死之人不止万数。原来梧州将军为了掩盖真相不惜刺杀钦差,还被王侍郎抓了个正着……
是的,王申到了江南根本不需要人给他证据,落霞坡下的累累白骨就是铁证。
而丞相尚书们看到这种种控诉,即是心惊也是担忧——他们即是心惊王申目前的危险处境,又是担心梧州将军的丧心病狂。以他敢对钦差动手的胆子,说不定发现自己逃不开朝廷制裁后,当真会骑兵谋反呢?即便不会,就凭他敢对钦差动手这一点,也是枉顾了朝廷威严!
当然,这事落在老皇帝眼里还有另一番思量——区区一个梧州将军,为何胆大包天敢如此行事?是觉得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绝不会发现这事吗?还是觉得君王年迈,已经提不动刀了?
老皇帝觉得自己被冒犯了,这才是他如此大发雷霆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