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妙小脸一抬,理直气壮,“我才不生气!”
赵伯承唇角轻牵。
他继而又跟李妙妙帮那家卖核桃的老板娘把核桃都捡起来,但有些核桃直接碎了,根本就没法再卖。
赵伯承不着痕迹留了一锭银子放在核桃堆里,然后才握着李妙妙的小手离开。
李妙妙一边溜达一边对赵伯承道:“殿下,我们也养几个读书人吧?”
赵伯承:“?”
李妙妙:“别人能写文章诋毁殿下,那我们也可以养几个读书人写文章赞扬殿下呀!”
舆论战不就是看谁的水军多吗?
赵伯承:“……”
李妙妙开始琢磨,“顺便再联系几家书铺,把殿下如何带兵出征保家卫国,如何勤政爱民都给写进去,然后免费发放给所有的百姓们看!”
赵伯承:“……”
李妙妙抬起小脸看向赵伯承,“殿下你觉得怎么样?”
赵伯承:“……”
他觉得不怎么样,有那些银子做点什么不行?非要去打舆论战?但他又不想惹李妙妙不开心。
赵伯承哄道:“好,我会考虑。”
李妙妙开心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殿下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殿下!”
赵伯承心里微暖,“好。”
两个人继而又去了一家酒楼用膳,等酒足饭饱之后才又一起溜达着回了王府。
之后的几天,赵伯承就一心扑在了朝堂的政事上面。北川发来八百里加急,说是李成献起兵了,不过不是造反,而是清君侧。
李成献发出檄文,称赵伯承迁都安州这事儿是挟持天子,欲进京勤王保护小皇帝。
赵伯承便以小皇帝的名义发了一道诏书,在诏书上面一一列举了迁都安州的各种好处,要求李成献退兵,并单独进京请罪。
李成献不听,直接抗命继续率军进京。
赵伯承便又以小皇帝的名义定罪李成献为乱臣贼子,并派了贺将军挂帅出征平叛。
李成献是齐国诸多诸侯中仅剩的一个对赵伯承有威胁的人,赵伯承一开始还真有点担心李成献不起兵,因为如果李成献跟赵伯承玩政治周旋,时间一长,周国那边安王的事情平定了,齐国和周国就会再起战事,到时候,李成献起兵造反,赵伯承将会腹背受敌。
不过李成献没那份城府,他现在起兵,赵伯承有的是人马和时间跟他玩。
赵伯承心情不错,下朝回府的时候,眼角眉梢都染着笑,但这份笑意在他踏进王府的时候就卡住了。
李妙妙真给赵伯承弄来了一堆读书人,这会儿正在院子里面写文章,极尽华丽之言辞,歌颂着赵伯承的丰功伟绩。
赵伯承默了一秒,站在原地问仆人,“王妃这事儿做了多久了?”
第69章第69章“我觉得殿下好,很好,超级……
仆人连忙恭敬道:“回殿下的话,有两天了,您这两天忙,王妃说不必打扰您。”
赵伯承:“……”
他继而迈步走到前堂,那里一屋子的读书人正倾尽才华奋笔疾书赞扬着赵伯承。
赵伯承一走进去,所有人立刻就把手里的笔放下了,连忙起身向赵伯承恭敬行礼。
“拜见晋王殿下!”
赵伯承语气无波,“起。”
众人又是一礼,“谢殿下!”
赵伯承随手拿了一张已经写好的文稿,上面的言辞极为夸张,比如当初赵伯承率领五百骑兵夜袭韩江的粮草,这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军事行动,但这张纸上愣是写出了天降神兵的感觉。
赵伯承:“……”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赵伯承抬眸,李妙妙刚好蹦蹦跳跳从门外跑进来。
李妙妙没想到赵伯承居然在前堂,她愣了一秒,又欢快地跑过去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殿下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