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妙嗯嗯嗯。
她是很喜欢吃茄盒,尤其是刚刚出锅的那种,外皮香酥,内里柔软,鲜咸美味。
赵伯承割了一把韭菜又放到石头凳子上,“也许过完中秋我们就能回京了。”
李妙妙:“!”
赵伯承道:“周国的皇帝派了使臣前来议和,本王与镇北侯商议之后,觉得可行。”
李妙妙知道之前周国派来了一个使臣,但没想到居然是来议和的。
李妙妙有点疑惑,“殿下你之前不是说,周国皇帝是新登基,要做出些成绩服众,拿不下海城不会轻易退兵吗?”
赵伯承嗯,“但是现在周国出了些乱子,安王可能会造反。”
是齐国这边安排在周国的探子得到的情报。安王之前因为帮助周国先帝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皇位,原本是要当皇太弟,但周国先帝食言了。这也就罢了,周国新帝一登基还直接把大军驻扎到了并州,安王心里能不窝火?
探子禀告赵伯承,说安王有心造反,但这个消息周国新帝也知道了。所以,周国新帝要对付安王就只能先跟齐国议和。而赵伯承跟镇北侯商议之后觉得双方现在议和也可以。因为周国虽然有一个安王想要造反,但齐国也有好几个诸侯不是省油的灯,一家不知道一家,各有各的难,所以此次议和,其实从皇权的角度来说,对周国皇权和齐国皇权都有好处。
李妙妙好奇问赵伯承,“殿下,周国的那个安王厉害吗?”
赵伯承点头。
如果不厉害,当初也不可能帮助周国先帝发动宫廷政变。
李妙妙:“那既然这么厉害,当初周国先帝驾崩后,他为什么不直接篡位呢?”
赵伯承:“没机会,当初安王在自己的封地并州,离京城太远。”
李妙妙似懂非懂“哦”了声,不过她还挺高兴不用再打仗了。毕竟打仗苦,将士们苦,百姓们苦,没有一丁点好处。
赵伯承又割了一把韭菜放到石头凳子上,韭菜堆已经很高了,也差不多够吃了。
赵伯承继而将刀放到一边,“这些应该够了。”
李妙妙抬头看了眼韭菜堆,的确是够了,可能都吃不了。
李妙妙也把手里的刀放下,然后站起身来,但她蹲的时间太久,一站起来腿有点软。
赵伯承眼疾手快将李妙妙扶住,“怎么了?是不是腿麻了?”
李妙妙点头,“有一点。”
赵伯承便直接把李妙妙抱起来,“回帐篷休息一下。”
李妙妙指了指石头凳子上的韭菜堆,“那韭菜怎么办?还要送去后厨。”
赵伯承道:“不妨事,一会儿让王娘子过来拿。”
赵伯承继而抱着李妙妙往主帐的方向走去。
已是秋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爽。
李妙妙迎着丝丝凉凉的秋风问赵伯承,“殿下,你喜欢哪个季节?”
赵伯承不答反问:“你呢?喜欢哪个季节?”
李妙妙想了想,“秋天和冬天。”
赵伯承问:“为什么?”
李妙妙嘴善如流,“因为凉快啊,我怕热不怕冷。”
赵伯承弯了下嘴角,“那我也喜欢秋天和冬天。”
李妙妙:“殿下你也怕热不怕冷吗?”
赵伯承说不是。
习武之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赵伯承既不怕热也不怕冷。
他看向李妙妙,“想跟你喜欢一样的季节。”
李妙妙心里微甜。
赵伯承抱着李妙妙走回主帐,然后走到椅子前将李妙妙轻轻放到椅子上,“腿还麻吗?”
李妙妙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