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承顾着李妙妙,“冷吗?”
李妙妙摇头。
赵伯承便继续打马上前沿着河边走。
李妙妙坐在马上看着沿途河边的风景,河水潺潺,两岸的绿植依旧还是绿色的,并未因为入秋了而变黄。
赵伯承骑着马走走停停,一开始李妙妙还以为赵伯承是停下来让她看风景,但渐渐李妙妙发现并不是。赵伯承好像在观察河水,又好像在观察河岸。
李妙妙抬眸问赵伯承,“殿下,你在看什么?”
赵伯承道:“石矶。”
李妙妙没有概念,“石矶?”
赵伯承嗯,他随即伸手指向河边一处突出的巨大岩石对李妙妙道:“那个就是石矶。”
李妙妙这回看懂石矶是什么了,但依旧没明白赵伯承的意思,她继而问赵伯承,“殿下,你看这些石矶做什么?”
赵伯承道:“石矶可搭桥,像这种两岸都有石矶的地方就可以搭一座桥,用来方便运输粮草。”
粮草要想从河对岸运送过来就得乘船,但乘船太麻烦,远不及搭座桥直接把粮草拉过来省劲儿。
李妙妙明白了,立刻仰着脖子望向远处试图帮赵伯承去找可以搭桥的石矶。
赵伯承被李妙妙可爱到,浅浅弯了下嘴角,“但并不是所有石矶都可以搭桥,有的石矶不够厚重,支撑不了桥的重量便不行。所以,只靠眼睛去看不行,还得用工具来具体测量一下。”
李妙妙似懂非懂“哦”了声。
赵伯承继而又打马走到河边,他自己先翻身下马,又把李妙妙抱下来。李妙妙巴巴地就要往河边跑,赵伯承赶紧先握住李妙妙的小手以防她不小心踩空掉进河里。
李妙妙站在河边往水里面望,“殿下,这里的河水好清澈啊!”
赵伯承不置可否。
这条河供应了全军的水源,因为河水清澈,水抬回去稍微过滤一下就能煮开了烧饭。
李妙妙盯着河水望着里面的鱼,有的已经很大了,看上去就很肥美。
赵伯承就在一旁看李妙妙,因为他是站在李妙妙旁边,所以从赵伯承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李妙妙的侧脸。李妙妙一瞬不瞬地盯着河里的鱼,赵伯承莫名就觉得李妙妙像极了一只准备捕鱼的小猫。
赵伯承:“想吃鱼了?”
李妙妙点头点头再点头,“前天后厨做的红烧鱼超级好吃!”
赵伯承轻牵嘴角,“那今天中午再让后厨做红烧鱼。”
李妙妙顿时有些惊讶,“可以吗?在军营里面还能点菜吗?”
赵伯承说可以。
海城的军营里粮草充足,比之前在宛城时的军营富裕很多,而且海城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条件很好的城池,军营里若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直接去海城的街市上买。再者,赵伯承已经吩咐了后厨,李妙妙的所有开支走王府的账,不影响军费。
李妙妙拍手手,“那中午就吃红烧鱼!”
赵伯承说好。
李妙妙想了想又问赵伯承,“殿下,是什么菜都可以点吗?”
赵伯承偏头看向李妙妙,“你还想吃什么?”
李妙妙超小声:“我有点想吃炸虾球。”
赵伯承默了一秒。
炸虾球这道菜从李妙妙
在王府时就非常爱吃,后来跟着出征一直没有再吃到,现在还惦记着是真的很爱了。
赵伯承:“可以是可以,但军营里的手艺可能比不上王府的后厨。”
李妙妙连忙道:“没关系的,我一点都不挑!”
赵伯承说好,“那一会儿回去再让后厨做炸虾球。”
李妙妙顿时就开心了,抱着赵伯承的胳膊不撒手,“殿下你真好!”
赵伯承浅浅弯了下嘴角,又跟李妙妙在河边溜达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