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承言简意赅:“快来了,就这几天。”
他指的是他的西北军,但李妙妙分不清楚谁是谁,所以赵伯承也没必要解释。
李妙妙有些开心,手托腮看着赵伯承,“那等援军来了,我是不是就不用天天躲在帐篷里了?”
赵伯承挑眉,“你准备去哪?”
李妙妙:“就……随便在军营里面溜达溜达。”
赵伯承:“……”
李妙妙不太确定超小声,“可以吗?”
赵伯承:“……可以。”
李妙妙开心一把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殿下你真好!”
李妙妙的手上都是西瓜水,她这么一抱,直接把西瓜水抹了赵伯承一身。
赵伯承:“……”
李妙妙后知后觉又怂怂地松开小手。
赵伯承无奈拿了帕子帮李妙妙擦手,“你别表现得太高兴,别让人看出来有援军要来。”
军营里面难免会有细作,李妙妙什么事情都挂在脸上,很容易成为情报的突破口。但西北军要来的事儿不能让韩江知道,否则就韩江那个德行的,保准跑得比兔子还快。
李妙妙下意识就把嘴给捂住了,“殿下,这件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吗?”
赵伯承嗯。
李妙妙:“那殿下怎么还跟我说?”
赵伯承看向李妙妙,“你又不是外人。”
李妙妙的小脸顿时一红。
赵伯承没忍住捧着李妙妙的后脑勺用力亲了下她的唇。他亲得太用力,李妙妙皱巴巴着小脸喊疼,赵伯承又赶紧将她放开,但没离远,滚烫的气息落到她耳畔,哄人的意味很重,“
轻轻亲好不好?”
李妙妙的小脸更红。
赵伯承见她没拒绝,这才又很轻很轻地亲了几下。
第38章第38章“感觉好吗?”
之后的几天,韩江的军队与赵伯承的军队依旧处于僵持状态。尽管赵伯承率小部队人马烧了韩江在吴城的粮草把韩江气得暴跳如雷,但因为有玉河这条险阻在,韩江想要大军过河找赵伯承算账根本不现实。首先,他没有那么多战船,其次,即便有战船,赵伯承这边的弓箭手站在岸边的高处往河里射火箭,战船一旦起火就全部都废了。而韩江如果想学赵伯承用小部队偷偷过河来打赵伯承也不现实,因为就韩江那点战斗力,靠着人多势众还能跟赵伯承较量一二,小部队过来纯属给赵伯承送人头。
韩江没办法,只能让自己的弓箭手昼夜不停、没白没黑地继续往赵伯承这边射箭。而赵伯承毫不介意韩江的弓箭雨,他命令全军军营往后撤退,直接在前方空出了一大片土地让韩江的弓箭手射个够。反正弓箭手的射程有限,离得远也射不着,等对面射累了,赵伯承的士兵还能去地上捡点没损坏的弓箭留给自己用。
韩江气得又在河对岸破口大骂,自己骂还不算,还让手底下的人站在河对岸大声叫骂。
赵伯承就当听不见。
骂两句而已,不疼不痒的没必要意气用事。
赵伯承继而命人清点了从韩江粮仓里面抢来的“小灶”,什么灵芝、人参之类的都给将士们分了,蜂蜜、桂花、蜜枣之类的交给后厨给李妙妙做了点小零食。
分完战利品后赵伯承亲自给韩江写了一封“总结信”,信里面逐一评价了韩江粮仓里的“小灶”。写完之后赵伯承便让手底下的人抄了数份,然后命令弓箭手把这些“总结信”都给韩江射到河对岸去。
韩江那边的士兵收到信立刻就上呈给了韩江,韩江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军事情报,结果打开一看,赵伯承在信里面龙飞凤舞地写着:灵芝尚可,人参有些不新鲜,蜂蜜还算纯净。
韩江差点气吐血。
那些好东西都是专门供应给他的膳食,结果他一口没捞着吃,全都孝敬给赵伯承了。
韩江越想越气,越气越想,但又没有办法,只恨恨拿起笔给赵伯承写了封回信,在信里大骂赵伯承不要脸,是西武蛮夷之地养出来的土匪。
韩江写完了信便命令手底下的人把信也抄写数份,然后让弓箭手把信又给赵伯承射回对岸。
赵伯承的士兵收到信也是第一时间就呈给了赵伯承,但赵伯承连看都没看,直接吩咐士兵把信送到后厨当柴火烧。
韩江在赵伯承的军营附近已经安插了探子,书信射到赵伯承的军营之后,韩江就问探子赵伯承是什么反应。韩江以为赵伯承会跟他一样暴跳如雷,结果探子跟韩江说:“晋王没看您写的信,直接吩咐下面的人把您的信送到后厨当柴火烧了。”
韩江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气死在主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