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笨蛋美人成为宠妃后 > 3040(第13页)

3040(第13页)

李妙妙已经穿越到古代很久了,但据她观察,好像除了齐国之外,梁国和周国都相对安定。

赵伯承不知道该怎么跟李妙妙解释,只能尽量用大白话给李妙妙科普齐国历史。

“在早有一个大宴王朝,王朝末年建立了三个地方政权,就是如今的齐国、周国、梁国,但是这三个政权建立的方式不同。梁国是家族政权,虽然势力弱,但内部矛盾少。周国是当时大宴天子恩赐的政权,所以有政治基础。只有齐国是自立封王制,所以隐患颇多。”

李妙妙果然没有听懂,一脸茫然地问赵伯承,“什么是自立封王制?”

赵伯承道:“就是以当时的齐王为首,齐王就是齐高帝,他自立称帝,其他各路诸侯追随齐高帝打天下,但凡打下来的地方就给各路诸侯分封。比如西武,就是本王祖父打下来之后被分的封地。又比如安淮六州以及陵云十二州,都是韩家自己打下来的封地。”

李妙妙这回听懂了。

简单来说就是抢地盘,谁抢到算谁的,但各路诸侯得有个领头的,而这个领头的就是齐高帝。用这样的方式建立政权速度很快,毕竟各路诸侯都是受益者,谁不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卖力?但弊端是,一旦政权建立成功,天下初定,各路诸侯就不一定会满足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李妙妙不太理解,“殿下,那当时建立齐国之后,齐高帝没有收诸侯的兵权吗?”

一般来说,打天下的时候肯定不能得罪人,但天下已定,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削弱各地诸侯的兵权。

赵伯承有些意外李妙妙居然还懂这个,嘴善如流问:“谁跟你讲的要收兵权?”

李妙妙:“就……以前在家乡听说书先生说的。”

赵伯承:“……”

李妙妙:“不应该收兵权吗?”

赵伯承说不是,他又耐着性子跟李妙妙讲,“兵权没有那么容易收,而且诸侯的数量太多,打击一个,其他诸侯都会一起反抗,所以皇帝不敢把事情闹大,否则根本收不了场。”

李妙妙这才“哦”了声。

但其实收兵权是对的,齐高帝当年也的确有过这个政治决策,只不过这件事情需要时间,不是说做立刻就能实现。它需要几代皇帝的共同努力,以及时间过渡对诸侯权利的消磨。只可惜,从齐高帝到现在的小皇帝只经历了三代,而且小皇帝就是第三代,也就是说,有能力实行这个政策的皇帝只有两代,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央集权。

赵伯承吃完饭又陪李妙妙坐了会儿,“今天晚上我们会退到宛城。”

李妙妙没概念,“宛城是哪里?”

赵伯承拿了舆图指给李妙妙看,“就是玉河再往东的一个城池。”

李妙妙不懂,“为什么要退军?”

赵伯承指了指舆图上画的圈,“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在这里,但这个位置不利于防守。我们现在人少,只能依靠地形做防御。”

李妙妙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赵伯承也不在意李妙妙懂不懂,反正他又不需要李妙妙打仗。

赵伯承继而对李妙妙道:“这些事情你知道即可,不必担心。”

李妙妙撒娇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有殿下在,我一点都不担心!”

赵伯承心里微暖,“是吗?”

李妙妙嗯嗯嗯。

赵伯承浅浅笑,又俯身轻轻亲了下李妙妙的唇。

第36章第36章但赵伯承有点不妥。

当天晚上,赵伯承的军队就直接连夜退到了宛城。赵伯承忙顾不上李妙妙,李妙妙便跟芸双在一处玩。

韩江那边得到赵伯承退军的消息立刻就跟进了,他根本没看懂赵伯承此番退军的战略目的,还以为是赵伯承怕了。但韩江的谋士不建议韩江跟进,因为谋士看破了赵伯承想要拉长韩江补给线的战略目的。可韩江不听,执意率军追了上去。最后两军又在玉河的下游安营扎寨,依旧是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

韩江追到玉河西岸后便命人在岸边垒建土堆,然后在土堆上建塔。塔建成之后便命令弓箭手登塔向河对岸射箭。

赵伯承一早收到探子来报说韩江在河西垒土堆建塔,也料到了韩江会用弓箭手进行远程攻击,所以,赵伯承便命人在军营前垒石墙,韩江的弓箭手把箭射过来,石墙基本上都能挡住。

李妙妙就窝在帐篷里自己玩,帐篷里面放了很多冰,虽然是夏天了,但帐篷里面一点都不热。

芸双从外面端了水果进来,是西瓜,切好了一页页摆放在盘子里,沙瓤,看上去就很甜。

芸双恭敬对李妙妙道:“王妃,您吃点西瓜吧。”

李妙妙惊讶抬头,“西瓜?从哪里弄的?”

自从赵伯承率领五千骑兵与大军分开之后,李妙妙就没怎么吃过水果。因为粮草供应有限,肯定要以粮食为主,水果可吃可不吃。

芸双笑道:“是今早有个过路的货商,殿下看他的车上有西瓜,就全部买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