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妙被这没头没尾的一幕给弄懵了,她下意识扭头去看赵伯承,却见赵伯承并未关注殿门口处的闹剧,只是在安静喝酒。
李妙妙:“……”
这时,坐在李妙妙和赵伯承斜对面的贺将军忽然一拍桌案,怒目瞪向殿门口处,“王太仆你这是什么意思?宫宴借酒闹事,惊了陛下该当何罪?!”
李妙妙又下意识看向高坐在龙椅之上的c位奶膘小皇帝,果然已经害怕得往太后怀里躲去了。
被称为王太仆的老头丝毫不惧,还在骂那个年轻官员,“老子今天就是要骂这个畜牲,骂他趋炎附势!骂他识人不清!骂他忘恩负义!狗东西!”
贺将军见状直接站了起来,指着还在骂人的王太仆道:“来人!将王太仆拿下!关进大牢!”
他话音落下,立刻就有两排带刀的护卫军走进大殿,不由分说就将依旧在骂骂咧咧的王太仆拖了出去。
众大臣顿时都没了声音,有的在低头减少存在感,有的则不着痕迹偷偷望了眼赵伯承的方向,只一秒又将视线移开。
李妙妙:“?”
她忽然没来由产生一个错觉,刚才那个王太仆该不会是在指桑骂槐吧?表面上看是在骂那个年轻官员,但实际上是在讽刺赵伯承?要不然其他官员偷瞄赵伯承做什么?
李妙妙:“……”
这时贺将军又道:“接着奏乐,别扰了陛下的雅兴。”
他说了这话,乐伎舞伎便又重新开始奏乐跳舞,仿佛刚才只是一个微不足道地小插曲,过去就过去了。
后半场的宫宴气氛一直非常诡异,以太后为首的几乎所有人,都会时不时偷偷瞄一眼赵伯承。
李妙妙越发肯定她刚才那个没来由地念头,果然是在指桑骂槐骂赵伯承。不是,赵伯承的名声怎么能恶劣到这种地步?
李妙妙不知道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忽然觉得自己挺难的。毕竟她是赵伯承的王妃,人家看赵伯承不顺眼,自然也会殃及到她这条无辜地小池鱼。
宫宴结束后就是赏灯宴,皇宫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灯笼,所有皇亲国戚以及文武大臣及家眷都可以随意赏灯。
赵伯承问李妙妙,“要去赏灯吗?”
李妙妙摇头。
赵伯承蹙眉,“怎么了?”
他感觉李妙妙应该是很爱玩的性子,但此时表现出来的却是非常拘束。
李妙妙其实是怕再有什么大臣喝多了酒抽疯过来骂赵伯承。
平日里也就罢了,别人怎么跟赵伯承不对付都跟李妙妙没有关系,但今天李妙妙也参加了宫宴,她可不想当众看着赵伯承被骂。因为她只是个假公主,万一赵伯承觉得在她这个假公主面前丢了面子,恼羞成怒直接把她嘎了怎么办?
李妙妙下意识感觉后脖子一凉,连忙放软了声音对赵伯承道:“殿下,我有点累了,我们回府好不好?”
赵伯承垂眸顾着李妙妙,他知道她在说谎,但他还是道:“好,那就回府。”
两个人继而离开正阳殿。
通往宫门外的石子路一片灯火通明,赵伯承握着李妙妙的手,灯火打落他的影子,又覆盖了李妙妙的影子。
李妙妙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宫灯,各种各样的款式,简直眼花缭乱。
赵伯承瞧见李妙妙对那些宫灯感兴趣,言简意赅,“想要宫灯?”
李妙妙:“啊?”
赵伯承一抬手就从树上摘了一朵芙蓉花的小灯笼,然后递给李妙妙,“拿着玩吧。”
李妙妙顿时欣喜笑,“真的可以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