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辽本来想回水果店讨要说法,最终没去。
他才不承认是自己生活经验不足。
他近十年一共走过国内外一百多个城市,比起别的算欺负张若瑶,但就做一门生意来讲,他的经历一定是比张若瑶更加丰富的。他也被骗过,也眼盲过,也因前期准备不足而遭受过损失,后来他慢慢发现自己做事情根本不能以功利心作为出发点,像是老天爷在盯着他,必定完蛋,反倒是那些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平常心地去做,会有意外所获。
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事业是和室友一起做的环保自行车,是用竹子等其他可持续材料制作的自行车骨架。他热爱骑行,试图从一辆自行车的生命周期为切入点减少碳排放,这本是毫无利益可图的一件事,后来因缘际会,和国外几所高校达成实践授课协议,竟然莫名其妙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次买到了没熟的瓜,就是因为他的出发点偏了。他太执着于和老板攀谈,索取有用信息,忘记了一只好西瓜的本质是要甜,要脆,要能解暑。
不过没关系,他套近乎的目的达到了。
而且,这不还有个勺么?
闻辽把他的感慨告诉张若瑶,张若瑶好心提醒他拎点儿神,医院附近的小店,门道都多,你说你是来探病的,人家自然会把一些好看不好吃的水果卖给你,反正你是要送人。
闻辽打蛇随棍上:“那你呢?你这里有什么门道?以后是合作伙伴了,先给我个预防针。”
张若瑶回:“没有门道,我也不知道什么功利心不功利心的,我只知道开门做生意就是要养家糊口,别的都是后话。我就不是个高尚的人,你要是指望我开个寿衣店还要顺便跟你探讨什么生命的意义,生死的重量,那对不起,我没那闲心思。酸不拉几,勿入斯门。”
闻辽被逗笑了。但他还是想继续追问张若瑶,两个问题:一,你缺钱到底要干什么?是你或者你家里人遇到什么事儿了?我能不能帮?二,你既然知道要养家糊口,那你这店,开得稀里糊涂半死不活,是为哪般?
张若瑶回答他,一,没什么事,二,不关你事。
闻辽马上就有了第三个问题:“张若瑶你要一直对我这么有敌意吗?十几年前的事我道过歉了,害你一直误会是我不对。但现在遇到你,我真的很惊喜,很高兴,你如今见到我没死,好好的,你不应该也替我高兴吗?”
“你要是心里还过不去,天天这么怼我,咱俩没法一起做事情。”
“是人都有脾气,也都有莫名其妙心情不爽的时候,只是有的人发泄起来不管不顾,有的人不会这样。”
闻辽说着说着把自己说委屈了。
没等到回复,就把和张若瑶的聊天框删了。
-
第二天,闻辽没出现。
下午,张若瑶等饭点过去了,才去任猛店里吃饭,趁任猛不忙,跟任猛聊了一会儿。
聊完往回走,远远就看见刘紫君来了,正在几哇乱叫。
“姐!生了!生了!”
“。。。。。。”
寿衣店门口就是公交站,公交站后侧的荫凉处停了一排电动车,刘紫君蹲着往两辆车的缝隙里瞧,张若瑶皱着眉头走近,看见那天早上吃了她一根火腿肠的小母猫,肚子瘪下去了,躲在缝隙里,身下是半扇纸壳子,还有四只没睁眼的小猫。
同一条街花店的老板姜西缘,抱了个新的纸壳箱过来:“前几天我就看见了,我弄了个箱子,带着手套把大猫小猫都抱进去了,放在后面的楼道里,刚刚几个小孩儿把箱子拖出来了,拖着满街跑,混球。。。。。。”
刘紫君星星眼:“啊,好可爱。。。。。。那现在怎么办?”
“我没办法带它们回我店里,猫有味儿,而且我怕大猫扑我的花。”
张若瑶说:“放我这吧。”
她和那只母猫对视着,母猫眯着眼睛,显然是刚生产完没几天,还很疲惫,原来猫咪生孩子状态变化也这么明显,张若瑶感觉猫毛的颜色都不如前些日子亮堂油润。
姜西缘用了块抹布裹着大猫小猫,转移进新的纸箱。刘紫君说:“气味不一样了,大猫不会不认她的孩子们了吧?”
姜西缘说:“那也没办法,听天由命吧,看看能活下来几只。流浪猫不就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