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觉得,看着一堆木头在您手里变成桌子柜子,这过程挺有意思的,想多学学。”
这话他说得真心实意。
创造的过程,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王木匠闻言,脸上的诧异更浓了,他上下打量着周逸尘,像是第一天认识他。
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医生,不去琢磨医书药理,反而对自己这又脏又累的木匠活这么上心?
真是个怪人。
不过,他倒也没多想。
人家周医生可是大队的卫生员,是吃公家饭的文化人,跟他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庄稼汉、手艺人不是一条道上的。
他这手艺,就算摆在周逸尘面前让他学,人家也未必看得上。
想到这里,王木匠摆了摆手,爽朗地笑道:“行吧,你爱看就看,只要不嫌我这吵得慌就行。”
“多谢王师傅。”
周逸尘道了声谢,便像上午一样,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静静地看了起来。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纯粹的旁观者。
看了一上午,他脑子里的熟练度已经过半,许多门道虽然还做不来,但已经看得懂了。
王木匠刚用墨斗在一条长木板上弹好线,正准备用大锯开料,一旁的王小军正在费力地固定另一块木头。
王木匠喊了一声:“小军,过来搭把手,扶住这边!”
王小军应了一声,手忙脚乱地放下手里的活。
就在这时,周逸尘已经走了过去,很自然地在木板的另一头蹲下,用手稳稳地扶住了木料。
他的动作不快,但很稳,找的位置也刚刚好,正好能让王木匠使上劲。
王木匠愣了一下,随即也没多说,拉起大锯,刺耳的“嘎吱”声再次响起。
有了周逸尘帮忙,这块料很快就开好了。
王木匠直起腰,看了一眼周逸尘,眼神里多了几分满意。
这后生,眼力劲儿是真不错。
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知道该怎么搭手才不至于帮倒忙。
王小军这时才跑过来,看到周逸尘已经帮完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王木匠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骂了一句。
“你看看人家周医生,再看看你!”
:()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