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侯发痴坐着,似乎受到了某种启示,也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日之后,他虽仍叫人四处搜寻妲己下落,却已好似恢复如常。
仅仅是好似。
月余之间,他令周军倾覆了大邑周遭近百个小国,杀俘二十万,擒俘三十万。*1
与此同时,东夷的战事终于结束。
大邑主力几乎全部葬身异土,师顼更已阵亡,堪称两败俱伤。
吕尚随后领兵前去,得渔翁之利,先斩杀首领毐贞,后自然要将东夷土地据为己有。
待到蜚蠊携大军撤回时,周军已尽数撤回了周原。
残破的大邑也因此被重新归还于武庚。
此时局势虽然仍未稳定,但周侯发却务必要令新天子的威仪深入人心——
他在豳地天祭,将武庚的封号夺来,加上玉字,自封珷王,以此昭告天下。
周原新庙之内,先祖、父亲、兄长的牌位都已移入;
他追封父为文王,追封兄为考,将征战得来的封地赐予自己的兄弟们;
随后,他在周庙举行了登基大典。
这一日,璧翣之下,武王戴着面具,持钺而舞。
他不顾周旦再三阻止,亲自向上苍献祭了三百余名殷商的贵族、贞人、小臣、武士*2。他更将帝辛之名改为纣,将他描述成了逆天、残暴、荒淫之人,广而宣于各国——
史书,本就是胜者立言,败者族灭。
纣王和他两名妻子的人头,一直用盐保管得妥当,未曾腐烂,如今,纣王之首悬于赤旗下,其妻子的头悬于白旗下。同千匹牛羊一起,一齐见证了珷王的诞生。
祭祀之后,便是册封。
邑姜被册封为后,她所诞生的孩儿在外祖父与舅父的拥护之下,被立为太子。
妲己的弟弟忿生被册封为有苏首领,兼为重臣司寇;周奭、周旦、吕尚册封为三公,各领封地。
余者辛甲、散宜生、胶鬲、闳夭久等人也论功行赏自不必说,连被俘的亚妁也被送还孤竹,继续为首领,其兄弟伯夷叔齐则拒食周粟,皆饿死于首阳山殉国。*
至于微子、箕子这些人……
微子启在国破的第一日,就颇识时务地敷面衔璧、牵羊持茅来降*3,但珷王发反而假意说他心系大邑,将其送归,不杀他,也不用他。
叛徒从不值得信任——
今日能叛商,那么明日也就可以背周,且认真掂掇起来,微子兄弟不过痴愚无才的狗辈,本不堪大用。
至于装疯的箕子,商亡之后,他后悔不迭,只见昔日大邑商已尽是残垣断壁,何曾有半点昔日的繁华迹象?又念及帝辛以身祭天,不由嚎哭不止,唱道: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4
周土难留,更无颜继续留在商土,只得出海离开……
他带着康侯、鲁启、琴应等人和一众随从家眷,东渡胶州湾,终见得一土地丰饶之岛屿,就此才安定下来……
后来,他的后代又继续东渡,见得海上一岛屿,从此落脚,此地便又有了箕川、箕岛、箕原等名……
周珷王听闻后,便将箕子封为朝鲜王,更命他向海上仙岛去寻找妲己踪迹……
~
时光荏苒,距离登基两年已过,珷王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妲己的那一箭,总会在梦中穿透他的眉间,带着飞溅的脑浆、刻骨的疼痛,将他惊醒,而后狂叫。
至于他的肩部的伤,虽已痊愈,可一旦阴天,骨头缝里便痛痒难忍,提醒着他,她仍存在。
当年他用大邑贵族祭天,引来周公旦的强烈不满,但周旦并不知,那日高登鹿台后,他就有了深入骨髓的焦虑——
成汤一夕之间的覆灭、妲己临终的话语皆成了诅咒,日日盘桓在他的心头:
「一个六百年的王朝就此毁于我手,那么此后的周朝,又会毁于哪一个后代、哪一支部族的手中呢?」
「若不如此殷勤祭祀,上天又怎会站在我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