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完钱,柜姐手法娴熟地用精美的包装纸包扎墨镜,姜南西边等边跟宁朝解释:“陈笛是户外策展师,经常要在太阳底下工作,墨镜很适合她。”
也是陈笛很早种草但一直没舍得入手的那款,人嘛,总在“我要省钱”和“就活一次”两种想法中反复横跳。
而选墨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姜南西不想送陈笛那些成双成对寓意的纪念品,在她心里,陈笛本身才是第一顺位。
宁朝眼神飘忽,随口说了句:“挺好看的。”
回到车里,宁朝突然说有点事,让姜南西坐车里等他一会儿。
没多久,宁朝就回来了。
他坐进车里,往姜南西手上放了个小号的香奈儿包装袋。
姜南西没多想:“少买了吗?”
宁朝跑得有点急,喘匀了气才说:“送你的。”
“”
姜南西打开包装袋,里面是一瓶香奈儿嘉柏丽尔天性香水。
刚听柜姐介绍了那么久,她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宁朝说:“别人都有礼物,你也得有。”
宁朝的这系列行为,于姜南西而言早已不足为奇,但不管什么时候,她的心里总会不受控制地泛起心动的涟漪。
额头位置有点痒,姜南西抬起手指挠下,无意中碰到几年前的那道疤。
她放下手,看着那瓶香水:“你们北京人都这么好客呢?”
说开之后,彼此都放下那些欲盖弥彰和斟酌试探,摸索到一种更适合两人的相处方式,插科打诨,想说什么说什么。
盛夏气温太炎热,还没缓过来,宁朝伸手往后抓了一把头发,露出英挺俊朗的额头,立体的眉弓在细汗的映衬下淡淡反光。
他专心启动车辆没看姜南西,声音里透着股不羁的劲儿:“那是,您有空常来北京转转。”
这句刚一说完,车里陡然响起经典名曲《北京欢迎你》。
“”姜南西捂脸笑倒在座椅上,笑声伴着歌声萦萦绕在宁朝身边。
香奈儿嘉柏丽尔天性香水,以嘉柏丽尔香奈儿的名字命名,融入了品牌创始人的自信、大胆与反叛精神——献给光芒四射、自信坚定的女性。
中午在什刹海吃饭,但没让宁衡远做饭,因为实在是太咸了,咸到当当吃了一次说把她扔进后海能让游客免费观赏一日太平洋。
准备去前海附近的南门涮肉,两人先去荷花广场上叫宁衡远。
当会儿,宁衡远正在摇头晃脑拉手风琴,《相约草原》曲调悠扬飘向晴空,前头空地上,大爷大妈手挽起手,优雅地翩翩起舞。
正沉浸在音乐中呢,蓦地,宁衡远远远瞧见两个人影,有说有笑地朝这走过来,宁朝还抬手帮姜南西赶走了一只嗡嗡乱飞的小飞虫。
此情此景,宁衡远嘴角一扬立马切换音乐,奏响一曲欢快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跳舞的大爷大妈脚底一顿忙活。
姜南西来什刹海是要拿相机,宁衡远说因为相机有个地方比较难修,他拜托了老朋友帮忙,现在相机在颐和园那边。
于是下午改道,到了地方,宁衡远说自己去找老朋友,让宁朝带姜南西在颐和园转转。
颐和园里天朗气清,从佛香阁上俯瞰湖光山色,远处西山若隐若现,苍穹如碧铺展,昆明湖揉碎夏天的蓝色,游船零星散布,从十七孔桥的粼粼倒影中缓缓入画。
来往游客谈笑风生,三两游人驻足拍照,姜南西和其他人一样举起手机,专心致志地录下这一幕,画面让人如痴如醉,她全然忘记了这里很高。
她还无知无觉想往前,被宁朝往回拉点距离:“你慢点儿。”
拍完之后她无声欣赏一番,内心感叹古人的鬼斧神工,尤其镜头拉近之后,十七孔桥横卧碧波,桥身倒映在水中宛若半月清影。
姜南西想起有关十七孔桥的一个著名奇观,她没直接回头,一边继续拍一边问宁朝:“金光穿洞要什么时候?”
宁朝说:“冬至前后,等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
“暧。”姜南西记起来好像自己才是文科生,只不过恰好她地理不好,接着她皱眉问宁朝:“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也不懂。”宁朝大方承认,“之前听程教授提过。”
姜南西心里平衡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