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女的?”
他淡声问。
杨靖之前说电视台要做一档文化传承纪录片,问池绿要不要跟着去做采访,她这天下午课程不满便答应了。
是采访做了70年手工艺品的刘奶奶。
池绿简单跟沈序秋说了一下。
那边沉默几秒:“地址给我。”
池绿给他发了地址。
他说下班过去。
池绿下了课立马过去跟杨靖汇合。
刘奶奶已经80多岁,在花城的步行街开了家小铺,身子骨还是很硬朗,对着镜头笑眯眯。其实现在做手工艺品不怎么赚钱,机器生产的也很精美,外来游客来来往往,进来逛一圈,看见价格又空手出去了。
嘴里嘀咕着:“去义乌批发不香吗?”
在一众手工艺品里池绿看中了一款保存在柜子里的包金镶米珠纽,是弦月形状,老奶奶说这是十几年前接了个国外的高定品牌订单,留了几枚做纪念。
现在已经很少高定找她做订单。
手工纽扣太耗费时间和成本,也比普通纽扣要贵,高定品牌才会有需求。但国内没什么高定服装品牌,国外的高定又有自己的工坊。
刘奶奶见池绿喜欢,又跟她很投缘,十分热情地给了她两颗。
沈聿初就是在这个时候进来店铺的。
悄无声息站在她旁边,背手而立,说:“挺好看的。”
池绿扭头,看见这张熟悉的脸,咦了声:“沈师兄?好巧。”
沈聿初笑着,嗯了声。
刘奶奶也认识沈聿初,眼里有惊喜,说:“阿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沈聿初眼尾噙着,瞧了眼池绿,笑而不语。刘奶奶是过来人,目光在两人脸上来回切换,瞬间什么都了然,只说了句:“你这小子。”
正在跟摄影对接拍摄素材的杨靖听见声音抬头,跟沈聿初打招呼,放下手里的事情过来:“我正要好好感谢你呢,要不是你给我介绍刘奶奶,我到现在都找不到人选。”
“没事,举手之劳。”
刘奶奶是沈聿初外婆的邻居,妈妈刚精神不正常那会,陪着她回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跟刘奶奶就是在那时候相熟的。
杨靖跟沈聿初随便说了几句,便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再次抬头,池绿给了一枚月亮纽扣给沈聿初。她又想起沈聿初介绍刘奶奶给她认识时,看似随意地问了句:池绿跟你一起吗?
她笑着回复:我问问她,她应该会来,她挺感兴趣的。
沈聿初很了解店里这些手工艺品,跟在池绿旁边介绍。
“这是国家级非遗棕编,有两只自贡恐龙被博物馆收藏了。用天然棕叶和细铁丝为材料,你闻一闻,它还有棕叶的清香。”
池绿低头嗅了嗅,欣喜地抬眸:“真的有棕叶的香味。”
“我之前跟刘奶奶编来玩过,家里还有一只当时编的蝴蝶,下次送你。”
池绿阿了声,“不用不用。你自己收藏。”
“那你不是给了我一枚纽扣嘛,礼尚往来。”
池绿噗嗤笑了:“纽扣是刘奶奶的呀。”
只要他想要,刘奶奶能给他一把。蓦地,她想到什么,又笑不出来了——这沈聿初难道对她有意思?
她局促地收回目光,心情乱糟糟,恰好手机屏幕亮了。
小叔:【采访还要多久?】
已经六点多,沈序秋估计下班过来了。池绿转了个身背对沈聿初。
脑海里闪过上次沈序秋让她卸掉美甲的事情,要是让他知道沈聿初也在这,肯定又要发疯的。
池绿:【快了,步行街不能开车,你也别进来了,这里人多太拥挤。】
小叔:【是么?正好没体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