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着,爸,要不这几天辛苦您淘换下票据,咱们给家里添一台电视?平时也能给爷奶解解闷儿!”
哪怕赚到了钱,梁万也没觉得自己就有多么了不起,添大件儿这种事情,当然还是得跟长辈们打过招呼、得到许可才行。
原本,他倒是不太想麻烦老丈人,只打算在去玻璃厂销假之前、自个儿去找票贩子,把这事儿给办了。
可转念一想,就发现他犯傻了,这年头儿,电视机票是多稀罕的东西,哪怕是食品厂这样的大厂,上头一年给分配下来的,也绝对不会超过五张。
票贩子手里如果有这样的好玩意儿,还至于倒腾那点儿票据、挣那三瓜两枣儿的吗?
“买电视?行啊!买彩电还是黑白电视?我记得这两种,价格差了上千块呢,要不就买彩电吧?”
余秀芳提议道,即便给梁万拿了点儿钱去做生意,可他们家还是能剩下几千块钱存款的。
一台彩色电视机,最大的十八寸,根据品牌不同,在百货大楼的售价是1500-1700不等。
他们家先前也是能买得起的,只是觉得,一下子掏这么大一笔钱去买一个不当吃不当喝的大件儿回来,浪费不说,也太招摇了点儿。
但现在,既然是有能说得过去的理由来添置大件儿,家里人自然也不会反对。
“那我尽量跟人淘换下彩电的票!然后给百货大楼那边儿的经理打声招呼,到货了的话给咱们家留一台,到时候,直接过去取货交钱就行!”
食品厂每年都能得到一些票据,或是自行车票,或是缝纫机票,很小很小的概率,也会有一张彩电票。
像这样稀罕的票据,一般都是奖励给厂里的工程师、劳动标兵。
当然,有的国营厂,如果当领导的不太讲究,可能就直接通过暗箱操作、搂到自己怀里了。
哪怕有工人提出质疑,领导是制定规则的人,当然也能现场搬出一*套奖励办法来、把票据归自己所有的事情合理化。
但,韩学礼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又因为他是厂里最大的领导,上行下效,连带着整个食品厂的风气,都是能看过眼的。
只是,不愿意去昧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一回事儿,可在有能力的前提下,找人给自家行个方便,韩学礼觉得,这也并不违背他做人的原则。
说到底,仅仅是找人给他预留一台电视机而已,又不是不给钱和票,这点儿小小的方便,谁都不会特意拿出来、大做文章的。
百货大楼的电视机到货时间不定,每次到货,也就十台左右的量,还不一定刚好是他们家想要的十八寸彩电。
韩学礼倒是很快就跟人换到了彩电票,可架不住,百货大楼没货啊!没办法,只能耐心等着了!
然而,在彩电买回来之前,韩家,却是先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你们找谁?”听到声音来开门的向英,脸上浮现出明显的疑惑来。
老邻居钱三妮就站在这两个人旁边,见向英这么问,顿时笑了,语气里带了点儿看好戏的意思:
“向英,你这还没老呢,就先糊涂了?怎么,几年没见,连自个儿的亲家长什么样子,你都忘了?人家老两口呐,是大老远地从贵市跑过来,特意来找儿子的!”
“说到这儿,我可就真得批评你们几句了啊!就算你们家女婿是上门儿的,可是,他长到那么大,总归都是爹妈出的力吧?你们家人平时看着和和气气的,这怎么还跟旧社会似的,因为女婿上门儿、就不让人家认自个儿的亲爹妈了呢?”
哪怕十年动荡已经过去,但那十年留在每个人身上的痕迹,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抹去的。
就像现在,因为不怀好意,往韩家人头上扣帽子的时候,钱三妮下意识地就用了“旧社会”这样的词儿。
向英虽然还没反应过来,但是,钱三妮的不怀好意,她总是能察觉到的,当即就反驳回去:
“滚蛋!你家才是旧社会呢!张口闭口就给人扣帽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经常这么干、所以才特别熟练呢!”
“还有这俩人,到底是不是我家的亲戚,都还另说呢,你可倒好,先替他们打抱不平起来了,你算哪根儿葱?还想管我们家的事儿,脸可真够大的!”
向英算不上吵架的一把好手,但架不住,她理直且声高啊!一时间,凭借着气势,倒还真把钱三妮给堵得哑口无言!
今儿是周末,一家人都在呢,门口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他们。
听见钱三妮的话,梁万连忙走出来,一看,虽然两个人都已经显出了老态,但长相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就是宋承志和杨翠华!
“妈!”梁万喊了声,杨翠华下意识地就想应声。
虽然她不稀罕这个儿子,可眼看着这个儿子娶的是厂长闺女不说,又能挣钱,她当然也就有意愿,重新修复这段母子关系了。
奈何,还不等她应声,向英就先回头答应了一声。
杨翠华张了张口,还没发出的声音就这样,被堵在了喉咙处,上不去,下不来的。
原来,人家是叫他丈母娘呢,根本不是在喊她这个亲妈,倒是她自作多情了!
“婶子们,我们家今天有客人,就不请大家进来坐坐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