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劈头盖脸一顿批判,杨翠华也不高兴,但到底觉得,耽误到这个点儿,都没来得及做饭,的确是自己理亏,这才没还嘴。
只是,老宋上了年纪,难免爱唠叨一些,她不想让老宋揪着这事儿不放、连续念叨她一个多礼拜,又觉得,这事儿也没必要瞒着老宋,就把她和宋盼今天出去做了什么事儿,给说了出来。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再听到“梁万”这个名字了,这会儿,乍一听见,宋承志愣住了!
然而,“算计”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本能,几乎是在杨翠华话音刚落的时候,宋承志的大脑就在飞速运转着了!
他是在前几年才知道,当年梁万原来是去食品厂的韩副厂长家当上门女婿了,也难怪,梁万回家以后那么有底气、当场就跟家里人翻脸了呢!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们家都已经在贵市安家落户了,不管是想找茬儿,还是想修复关系,隔着这么远的距离,那都是有心无力的!
所以,宋承志很快就把这事儿撇到一边儿去了。
直到现在听说梁万来了贵市,当了个体户不说,生意还挺好……
“盼盼说得没错,老二他们应该就是临时歇了一天,明天,你接着去那儿找找!说到底,梁万是你的亲生儿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
“孩子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因为一点小事就对父母起了隔阂,做了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可是,咱们是长辈,哪儿能跟孩子计较这些呢?”
“明天,你见到梁万的时候,可别跟孩子又翻旧账,问他这些年过得怎么样,问他现在有没有孩子、孩子多大了,跟他说说你这些年的辛苦,那些小事儿,不就翻篇儿了吗?”
宋承志缓和了脸色,教杨翠华道。
梁万一个大男人,却当了上门女婿,平时吃穿住行都得看老丈人和媳妇儿的脸色不说,就连孩子,都不能跟着自己姓,这在宋承志看来,就是自甘堕落。
可是,瞧不上梁万是真,但这也并不妨碍宋承志利用他为自家谋些好处啊!
杨翠华是想把梁万已经做起来的那一摊子接手过来,到时候,静等着数钱数到手软就行。
但宋承志觉得,她想得有点太美了,而且,这两年政策放开、个体户摆摊、是赚到钱了,可万一过两年、这阵风又吹回去、要严厉打击投机倒把了呢?
所以,比起当老板,宋承志更想让老大去梁万手底下做事儿。
个体户赚得多,出手也大方,老大又是自家人,每个月的工资也不多要,给个三四百,这总能行吧?
在梁万手底下锻炼一年,老大能攒下不少钱,到时候,形势应该也稳定住了,有钱又有经验,再出来单干也不迟!
至于这一年里、万一又开始打击投机倒把了、该怎么办,宋承志都已经想好了。
他家老大就是个拿死工资的,说到底,跟旧时候受地主剥削的长工有什么区别?发现形势不对劲儿的时候,立刻“大义灭亲”、举报梁万,这不就能顺利脱身了吗?
只能说,这一家子,一个个的,全都是长得丑、想得美!
然而,各自打着小算盘的两口子没有料到,杨翠华的“守株待兔”之行,并不顺利!
第二天,那个摊位上依旧没有人!
第三天,更是直接换了一家子,占领了那个位置!
杨翠华这才急了,想到要跟附近的摊主打听梁万他们的去向。
有人压根儿不清楚,有人知道、但怀疑杨翠华嘴里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最后,杨翠华豁出去、拉着人家就是一番哭诉,或是出于同情,或是不想耽搁自个儿的生意,这个人告诉杨翠华:
“他们已经离开贵市了,你要是有心找儿子,不如回老家去打听下?”
回老家啊!这句话,让杨翠华陷入了犹豫,但宋承志却做了决定:
“回!我跟你一块儿回去!抛开这事儿不提,咱们也有十来年没回去过了,总该回去看看,跟亲戚朋友叙叙旧的!”
那厢,已经在川省卖着喇叭裤、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梁万,并不知道宋承志和杨翠华那两块狗皮膏药为了吸血、都要回安城去找他了!
当然,就算知道,梁万也不会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的。
十多年前,他们一家就能想到办法收拾宋家人,十多年后,难道还会怕宋家人再出现、来给他们添堵吗?
况且,时代不同了!
六七十年代,出头鸟是要被第一个盯上的,为了合群,梁万多多少少得顾及着点儿名声问题。
可从八十年代往后,没有了革委会,就算杨翠华仗着亲妈的身份向他施压,就算他压根儿不搭理那一家子,顶多也就是被人在背后说道几句罢了。
这还能叫个事儿?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