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到的是一斤粮票和二两肉票,咱们回家,今晚蒸小笼包,再给小满包点儿小馄饨吃,好不好呀?”
梁万从来都是个有钱就花的性子,也就是这个年代、买任何东西都需要票据,这才限制住了他的消费能力。
尽管,在外人看来,他依然算是大手大脚的那一波儿了!
一行人往外走的时候,梁万忽然看到了认识的人,也是,梁全友同在玻璃厂上班,又怎么会错过这个热闹呢?
梁家父女俩停住了脚步,显然,他们也认出了梁万。
只是,父女俩的反应截然不同,梁全友抬脚就走,仿佛再慢上一秒、就会让梁万想起那些事儿、又找他算账似的。
梁迎的目光却是不闪不避,冲着梁万和韩家人所在的方向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梁万移开视线,就像没看到似的,略过这父女俩,跟家里人一块儿离开了。
梁迎热脸贴了回冷屁股,神色一僵,梁全友看在眼里,回家的路上,就开始对她絮絮叨叨了。
“我早就说过,别看都姓梁,但梁万那小子,记仇着呢,能搭理咱们,才怪了!”
“再说,人家可是食品厂厂长的女婿,靠着讨好老丈人和媳妇儿,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就算没有那些事儿插在中间,他都不一定愿意认咱们这门穷亲戚呢。”
“要我说啊,以后万一遇见,还是当做不认识吧!要不然,他一个不高兴,万一又重新翻旧账、找我的茬儿,这怎么办?”
梁迎把自个儿的亲弟弟送下乡了,梁全友夫妻俩要说心里不恨,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随着梁宝柱不断写信来要东西、而他们眼前又只剩下梁迎一个闺女,这种恨意,也在逐渐变淡!
说到底,同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梁全友夫妻俩的性格底色,无疑就是“自私”二字。
他们为什么溺爱梁宝柱?还不是因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认为只有儿子才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可现在,梁宝柱下乡去了,他们又没那个本事把他弄回来。
梁全友夫妻俩并不知道,这政策还会不会变,又会往哪个方向变。
他们只知道,很有可能,宝柱就要在乡下待一辈子了!
心疼是一回事儿,可他们更心疼的,还是没有了养老人选的自己!
这不,哪怕再是不情愿,深谙“识时务者为俊杰”之道的两口子,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闺女身上!
今儿,就是梁全友想着,玻璃厂很长时间没有组织过联谊会了,这回虽然是为了庆祝国庆,但厂里的人多,带着闺女来,说不定就能跟哪个男同志看对眼了呢!
这可不是他自卖自夸啊,而是他闺女的长相,的确是十分出挑的。
要不然他心里存了点儿隐秘的心思、对外透露口风、想让闺女招赘、给他们养老,只怕想给他闺女介绍对象的人早就踏破他家门槛儿了!
也正因为这样,梁全友才会耐着性子、“教导”梁迎,生怕她一时想岔了、给家里惹来麻烦。
“堂哥记仇,还不是因为你当初接了大伯的工作、却对他不闻不问?搁我,我肯定也记仇啊!”
梁迎不耐烦地回嘴道:“行了,你就别管了,我心里有数!有这功夫,你怎么就不能想办法进步些呢?如果你是厂长,咱们刚才还需要看别人的冷脸吗?”
她可不是那种记吃不记打的人,这两年,父母对她的态度有所好转,甚至隐约还带了点儿讨好的意思,其背后的原因,梁迎心里一清二楚。
包括他们想让她留在家里招赘、给他们养老的事儿,梁迎同样猜到了一些。
在这件事情上,她之所以顺着他们的意思来,一是因为,她知道,只有工作才是实实在在、能被她抓到手里的,眼下,她想先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二来,也是因为,上门来家里、说要给她介绍对象的人,开口不超过五句,梁迎就能判断出来这人的话里有多少水分了。
没错,那些人打算给她介绍的对象,她一个都没看上!
虽然这样想,似乎功利了一些,但是,平心而论,谁会放着好日子不去过、偏偏喜欢吃苦呢?没苦硬吃,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又是什么呢?
反正,梁迎不是这样的人,她讨厌需要精打细算的生活,讨厌夫妻俩因为一块钱两块钱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来吵去,更讨厌明明重男轻女、却又能迅速向现实低头的父母。
所以,她才会在看到梁万的时候,主动跟他打招呼。
万一呢?如果在梁万心里,是分开来看她和她爸的,那她不就有机会顺着这根杆儿、慢慢拉近关系、从而借助韩家、给自个儿挑个好对象了吗?
没办法,谁让把她家的亲戚挨个儿数一遍,也唯有这个早早就被她爸得罪死了的堂哥,混得最好呢?
梁迎想嫁个条件更好的对象,只能打起梁万的主意!
只可惜,从刚刚的事情来看,堂哥梁万对她和她爸的讨厌程度几乎是一样的,看着他们父女俩的眼神,跟看陌生人也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