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能在百货大楼买到的东西先给买齐了,第二天一早,梁万顺路,去找了下刘东和卢海风,问了下他们俩的近况,又问了问他们要不要棉花,而后才去找李唯了。
尽管已经离开了铁路局,但梁万和李唯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疏远起来。
其中的原因,除了俩人性格相投之外,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们俩依然能够“互帮互助”。
餐厅的食材、从安城到新疆沿途各地的特产,李唯都可以帮梁万捎带,同时,像食品厂那些不要票的点心,梁万每次过来,也会给李唯带上一斤。
至于到底是哪一部分原因起的作用更大,嘿,什么事儿都算得清清楚楚,那就没意思了,不是吗?
等李唯把棉花从新疆带回来、梁万分配完以后、带着足足二十斤棉花回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笑开了花。
“本来我还想着,孩子出生都到快四月份了,那会儿天气也该暖和起来了,小毯子做不做都行,但既然家里有了棉花,那我还是抽空做一条吧,以备万一嘛!”
向英说着的同时,也在心里计算着,这些棉花能做哪些东西,今年冬天又该先紧着谁。
她习惯了操持家里的事情,而且,说句真心话,她并不觉得琐碎,反倒从中获得了在娘家时不曾拥有过的被需要的感觉。
不过,她习惯是一回事儿,韩学礼作为丈夫,可不是那种不会心疼人的:
“你白天也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要是还得做毯子、背心什么的,那得多累啊?咱们家的人都挣钱着呢,没必要为了那一块两块的,熬坏了身子。”
“你先想,想好要做什么以后,拿去托冯婶儿帮忙吧!她家小军不是早产、身体不好嘛?你问问冯婶儿,她要是不想收钱的话,给她拎一罐儿麦乳精也行。”
按理说,孙大娘和余秀芳的关系最好,她的手艺活儿也不差,于情,他们家该先问一声孙大娘的。
但是,冯婶儿中年丧夫,一个人把儿子拉扯长大,好不容易给儿子娶了媳妇儿,儿媳妇也怀上了。
眼看着一家人就能过上和和美美的日子了,结果,儿媳妇不小心在院子里摔了一跤,早产,生下了体弱的孙子小军,自个儿也落下了病根儿。
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提关上门怎么样,至少对着街坊邻居,冯婶儿从来没有埋怨过儿媳妇一句,只心疼儿媳妇和年幼的孙子受了苦、遭了罪。
毫无疑问,比起蛮横不讲理的左家人,韩家还是更愿意和冯婶儿一家这样的厚道人来往,平时有事儿没事儿的,也愿意帮上一把。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呢。”
那厢,时隔数天、终于迈过了心里的那道坎儿、愿意来厂里上班了的梁全友,也总算是打听到了梁万的身份。
哦,不对,他只打听到梁万现在是在玻璃厂的档案室工作,之前是在铁路局。
不过,铁路局,那可是好单位啊!档案室又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关系户集中营”。
所以,尽管只打听到了这么点儿事情,但梁全友已然熄了报复回去的心思。
毕竟,从那天的表现来看,梁万不是个软包子,背后也另有依仗。
梁全友也不傻,他那好侄子都说了,拿到一千块钱,前尘往事一笔勾销。
虽说这样一来,他们家就抱不上这条金大腿了,可至少,他们家也用不着担心梁万仗着有靠山、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敲诈”他们了,不是吗?
在这一前提下,梁全友巴不得梁万把他忘得干干净净呢,哪儿还会主动找茬儿、再去梁万面前凸显存在感?
就他们家的那点儿家底,按着梁万一次要一千块的水平,够给几回的啊?
家庭关系和谐,跟许婶儿等一众同事也格外能聊得来,又没有莫名其妙的人突然跳出来找茬儿,可以说,这段时间,梁万的生活实在是滋润得不能更滋润了!
转眼间就到了年底,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正好在过年前,下了这么场雪,经历过饥荒的人心情都莫名豁然开朗了些!
不比去年,因为梁万和韩菁结婚结得仓促,韩家的供应还紧巴巴了一阵儿。
今年,为了过个好年,他们家可算是各显身手了!
当然,韩菁这个孕妇例外!
不过,蔬菜公司在扩大蔬菜基地规模的时候,连带着引入了大棚种植技术。
所以,今年安城的冬天,家家户户依然以大白菜为主,却也偶尔能在菜站买到韭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这些新鲜蔬菜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百姓都能买到新鲜蔬菜了,蔬菜公司的职工们还能被落下?有韩菁在,他们家今年冬天饭桌上的菜色,也是显得丰盛了不少!
“菁菁回来了?快暖暖手,热水袋都给你灌好了!”看见梁万扶着韩菁进门,向英赶忙说道。
也正是在入冬以后,他们家才意识到,梁万及时找机会、换了工作,这个决定,有多么明智!
档案室本就是养老部门,许婶儿她们也不是难相处的,知道梁万媳妇儿怀孕着呢,他下班以后还要去接媳妇儿,有时候,提前个十来分钟就让梁万走了。
而在梁万的香烟攻势下,单位门口的人自然也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这年头儿,也不存在上下班打卡的事儿,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