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跑了趟上海,梁万觉得,自己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收获的,不说倒买倒卖挣大钱,只说能往家里多倒腾点儿东西,没个领路人,他得自个儿摸索到什么时候去?
“站长!”梁万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可是给陆站长吓了一跳。
“刚从上海回来,你不回家歇着,还来单位做什么?又没别的事儿了。”
看!连陆站长都认为,出差回来、直接回家歇着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梁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争表现、当上铁路局的劳模。
所以,他只是简单跟陆站长汇报了下往返上海这几天学到的东西,又重点强调了下师傅徐天磊尽心尽力的帮助。
或许,这对徐天磊没多大作用,想当站长、当干部、坐办公室,又不是实习列车员的一两句好话就能决定的。
但梁万的态度摆出来,站长知道,徐天磊肯定也会知道,这就足够了。
从铁路局出来,梁万在附近的茶馆找到了韩老爷子他们。
老两口都是会享受的人,准确来说,余秀芳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而韩老爷子受她影响,生活方式也逐渐向她靠拢了。
梁万走进茶馆,就看见老两口那桌摆着一壶茶,还有一碟瓜子、一碟花生、一碟柿饼,只差一道,都能凑成一桌席面了。
“奶,这儿的柿饼好吃吗?”
梁万可不知道什么叫客气,径自坐下,伸手就拿了个柿饼,一口一口地尝着。
当然,要说味道,他肯定还是更相信奶奶的判断。
“不错,甜而不腻!”
老太太给出了她认为的最高评价。
于是,梁万毫不犹豫地又买了一斤柿饼,用油纸包着,拎在了手上。
“菁菁,回来了?来尝尝这柿饼,奶奶说特别好吃,你试试合不合你口味,要是喜欢,改明儿我再去多买点。”
上了一天班的疲惫,似乎都在这喋喋不休声中消失了,韩菁脸上浮现出笑容:
“这趟去上海,没遇上什么事儿吧?”
尽管在梁万进铁路局前,韩菁曾说过,像鹏飞叔这样、遇到这种危险事件的概率很低,但在梁万去上海后,她却总是忍不住想,万一这很低的概率,就是落在了梁万身上呢。
所以,看到梁万的第一时间,她才这样问道。
梁万一怔,明白她的意思,也没顾及着长辈都在场,直接握住了她的手:
“没事儿的,放心吧!”
在韩菁回家前,韩家已经热闹过一阵儿的,都是来取东西的街坊邻居。
可拿到了自己的东西,总不能转身就拍拍屁股走人吧,免不了要留下来聊上一会儿。
大家伙儿的话题自然是围着梁万展开的,内容无非是关于“上海哪里最热闹呀”“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这些。
但,第一时间先关心梁万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危险、或者其他事情的,也只有韩菁和家里人了。
“咳!”韩学礼“不解风情”地打断了这氛围,又转移起了话题:
“诶,小万,刚刚你神神秘秘的,还不愿意说你都带回来了些什么东西,这会儿菁菁回来了,咱们家人也到齐了,你总能说了吧?”
桌子底下,韩学礼的腰被向英拧了一把,他在心里喊痛,面上却不肯露出分毫。
开玩笑!大人的热闹,也是能让孩子们看的?
至于说,被媳妇儿教训了一顿、以后该怎么办,韩学礼坚定表示:不改,绝对不改!
小两口回屋,怎么亲热都行,反正,就是不能在他面前黏黏糊糊的,这是一个老父亲最后的倔强了!
“咱们家暂时没有上学的人了,但我还是也给家里买了一盒状元糕,不一定吃了就能考状元,也不一定吃了就得去考状元,反正,就当尝个味儿呗!
还有这三罐雪花膏,奶奶,妈,这是我去上海前,菁菁特意叮嘱我要给你们带的,你们先用着,要是好用,以后我去上海,接着给你们带!
爸,这是给你带的‘765’皮鞋,我去买的时候,好多人都在抢呢,我可是废了老大劲儿,才抢到了这最后一双,好巧不巧,还正好是你的码。
爷爷,高桥松饼和五香豆都是给你带的,这都是上海小有名气的特产。”
说到这儿,梁万适时打住,却又故作搞怪地朝着老太太的方向努努嘴。
一家人,谁不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