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勉强休息了几个时辰的李寻真起来了,拿出白日狗儿和莺儿辛苦过滤好的豆浆,准备煮浆。
可就在李寻真生火时,一个受过李寻真恩惠的流浪儿从后门偷偷溜了进来,告诉李寻真,说他白日路过某条胡同时,听到了赖皮李对她们的阴谋谋算,打算在这两天的早市上碰瓷,要趁机砸了她们的摊子,最好把李寻真赶出镇子。
而赖皮李这样做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想要抢走李寻真的豆腐生意。
在李寻真看来,豆腐这门生意实在是辛苦又利润微薄,如果不是她实在没有选择,她是根本不想干这一行的。
可事实上,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能有一门手艺一个稳定的买卖,已经是多少人求都求不得的事了。
豆腐的制作工艺繁琐辛苦,可它同样成本低投入小,就连李寻真这个孤女都能靠卖豆腐养活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孩子,更何况别人?
因此,这几日,当赖皮李偷偷窥视、终于弄明白了豆腐的工艺后,便立即着手赶人了。
毕竟,卖豆腐确实利润微薄,赖皮李可不想跟第二家分享这份利润!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李寻真和莺儿狗儿都是方寸大乱。
一来,赖皮李和那几个地痞流氓都是成年人,真要起什么坏心思的话,随随便便就能制住她们,甚至再坏一些的,把她们偷偷捆了卖掉也有可能。
而等到他们被迫签了卖身契成为他人家的奴婢,从良籍变成贱籍后,那他们就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二来,哪怕赖皮李不至于坏到骨子里,没想过把他们三个孤儿卖了,而只是单纯想要独占豆腐生意,把三人的摊子砸了赶走他们,李寻真三人对此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首先,县里的官老爷们不会管这等小事,而他们也没钱请讼师打官司。
再者,县里的老爷们真的为民做主了,又有什么用?
想要让几个人——特别是几个没有靠山没有家人的孩子消失的办法多了去了,万一赖皮李那几人恼羞成怒后,真把他们提脚卖了怎么办?
哪怕不把他们卖了,日后赖皮李他们天天来找麻烦砸摊子又怎么办?这生意还如何做得下去?
而至于收买当地的地头蛇、恳求地头蛇的保护什么的,这也不是他们这些小孩子做得来的——他们就不怕刚出狼窝,又入虎口么?
赖皮李可能看在邻居的份上不会做得太过,但那些地头蛇都是手上沾了血的!
所以,只能躲。
那一天,惶惶不安的三个孩子没有心思再继续处理豆腐的事。
他们敲开小院主人刘大娘的门,向这个热心肠的大娘说明了情况后,拿回自己的租金,收拾了为数不多的家当,便牵着他们最值钱的小驴,连夜离开了这个小镇。
而当李寻真离开这个象征着新生也象征着别离的小院子时,她有些伤感地回头,刚好看到刘大娘拿着一个包袱,匆匆而来,塞给了她。
“李小娘子,莫要怪我,那赖皮李实在是个混不吝的,而我们莫家的男人,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惹不起他,也无法为你们撑腰……不过至少,这几年的租金我都给你留着,你且拿回去吧。
“莫要推辞,李小娘子,你这一去,前路难测,那青江城你人生地不熟的,怕是有着万万分的艰难,能有多些银钱傍身,总是好事。
“若你真过意不去,那就待你日后发了家,再多多回来看我这个老家伙吧,倒时候,你再来同我还这些钱,我保证二话不说,把它们全都收下!
“哦,对了,还有这块玉佩。这是那位仙人离开前留给你的玉佩,她说,你虽无仙骨,入不了仙途,日后却应是有一场天大的仙缘,所以她让你拿着这块玉佩,切莫遗失。我原本念着你还年幼,想要为你多保管几年,但你如今既要走了,这玉佩也该物归原主了。
“那、那么,李小娘子,我们就此分别了。还望你日后,珍重珍重!”
在刘大娘的殷殷嘱托和步步相送下,李寻真和莺儿狗儿三人到底离开了这个无名小镇。
李寻真心中虽有对赖皮李的气愤厌恶,但更多的还是不得不与刘大娘分别的悲伤,以及对刘大娘处处照拂她的心意的感激。
她以为,狗儿和莺儿定然也是这样想的。
可事实上,从这一年之后,事情就不太一样了。
并且一年比一年不一样。
这一年的年末,李寻真三人搬到了青江城。
因吃了赖皮李地亏,知晓凭她们几个孤儿的力量是没办法守住一门手艺的,于是便干脆把豆腐的制作工艺及几个与豆腐有关的食谱打包,卖给了出价最高的酒楼掌柜,之后,她们便安安心心地租了个小院子住下。
为了避免坐吃山空,李寻真和狗儿莺儿三人又寻了事做。
李寻真和莺儿两个女孩子,则进了绣楼当绣娘学徒。
其实,李寻真和莺儿两人的年纪,对于当绣娘学徒来说其实是大了些的,但好在她们两人都十分聪颖,因此那绣楼管事看在她们也交了学艺银钱的份上,把她们收下了。
至于狗儿,他其实也是想要跟李寻真和莺儿两人一样,去当个学徒,学门手艺的,但至今没有找到门路。
也对,在这个一门手艺能够养活一家人的时代,有多少手艺是能够轻传的?又有多少人为了一门手艺甚至为了一个制作图、一个菜谱就闹得头破血流家破人亡?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在这年头可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