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说,“你的确犯了大错。”
扬声,“赵有良。”
赵有良早已候在一旁,听皇帝传唤,递个颜色给在外头的常泰,一并将一个宫女押了进来,等连朝看定了,才发现正是小翠。
赵有良呵着腰,小心翼翼地回话,“老主子,宫女连朝频繁出入慈宁花园,是向宫女小翠传递御前消息,告诉她主子的喜好、御驾的去向。小翠已全招了。”
太后问,“小翠,如实么?”
小翠磕了个头,很坚定地说,“如实。奴才是先帝爷最后一年选秀选入的秀女,宝荣、小翠、连朝、明善、贞佑、喜姐、恩绰、甘春,统共八人。万岁爷登极后,奴才们没有得到允许出宫的恩旨,被内务府囫囵安排到内廷充作宫女,其中宝荣、贞佑在雨花阁,明善、甘春在漱芳斋,恩绰、喜姐在御花园,贞佑去年五月二十五日子时因病身故,十六岁不足。喜姐去年七月初一日落池而亡,差一日满十七岁。”
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而奴才与连朝一起在慈宁花园,共事三年。”
一字一句,仿佛没有不甘,只是平静地将这几年的光阴,从自己口中说了出来。
“奴才们昔年一同在景仁宫贵主子位下学规矩,等候御旨赐婚。奴才因心中不平,不愿在慈宁花园蹉跎光阴,所以让连朝向我传递御前消息,想要把握万岁爷喜好,离开慈宁花园。连朝频频来找奴才,是奴才的主意。她来时,张千常常懒惰怠工,慈宁花园一众都可作证。她每次来时,最多一刻有余,没有过多停留,更谈不上与张千纠缠,请诸位主子睿鉴。”
连朝看着她,却好像从来都不认识她一样。
或者哪怕一起从神武门入宫,做秀女时睡在相邻的床榻,因时不遇做了三年的宫女,无数次进出神武门,进出妞妞房,甚至一起因为贞佑与喜姐的死而流泪,彼此抱团取暖……这么漫长的岁月一起走过来,她似乎从今天才清清楚楚地了解,身边的小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锋利又柔软。
她刚强又坚韧。
或者这些都不足以形容她。
时不遇我,放在一个士人身上,真的太过平常。而一个女子,抑或一个宫女的不甘、错失、悲喜,甚至是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可是她把她们都记住了。
在连她都有所忽视,在她都被时间的棱角磨平的时候,小翠记住了。
第53章卯时五刻仁君。
太后长叹一声,“有这样的事……那你心中,可有怨怼。”
小翠说,“有。”
“奴才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平,为什么都是同一年的秀女,她们就可以风光而回,奴才们却只能沉寂在深宫之中?甚至是生是死,都无人问询。是模样不如人吗?是品格不如人吗?还是仅仅是因为,运气不如人呢?”
她不卑不亢,“这三年奴才在慈宁花园,日日敬香礼佛,始终修平不了自己的心性。今时今日在这里,奴才能将满心的不甘、委屈,说给太后、万岁爷听,奴才心中不了之事已经了却,今日被问罪,也能坦荡接受。但是连朝,”
她笑着看向她,“因我的私欲,被冠以污糟的罪名。声名对女子而言,或许旁人看来无足轻重,似是而非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让一个女子在这世道上寸步难行。所以奴才一定要来,证她的清白。”
连朝说,“泄露万岁行踪,传递御前消息,告诉小翠迎合主子喜好,都是奴才自己的主意,与她无干。如治小翠的罪,请并治奴才的罪吧!”
她说罢,与小翠一起,向座上众人,叩首行了大礼。
皇帝闭上了眼睛。
也不知多久,才听见他平稳无波的声音,皇帝朝太后颔首,“既然都已分明,便不叨扰额捏。她们关系御前,御前的事,还是儿子亲自来办,比较好。”
太后欲言又止,“皇帝——”
皇帝说,“带走。”
原本一直沉默的贵妃,不知怎么,骤然跪下,请求道,“万岁爷秉公无私,请照宫规,将她二人驱逐出宫!”
皇帝恍若未闻,举步朝外走。大开的殿门涌入灰白的光,涌动着金粉一样的浮尘。
贵妃有出乎意料的倔强,再度开口,“请万岁爷将她二人驱逐出宫,以平后宫之心,正宫闱纲纪!”
皇帝说,“送循贵妃回去。”
此时已过了午晌,日影昏昏地照在庭院中的老树上,乌鸦呆呆地栖息于枝桠。
预备伺候更衣与等待传召臣工的宫人都已经按照皇帝起居的习惯,在廊庑下侍立,将入养心殿,皇帝没有看她,只说,“带到后面去。”
小翠没有和她一起,不知道被押去了哪里。赵有良亲自把她带到了华滋堂。此时肺腑里皆是冷冽的空气,骤然闻到熟悉的龙涎香味,一瞬间令她不觉红了眼眶,浑沌地靠坐在椅子上。
赵有良想说些什么,见她这样憔悴,也不忍再与她说什么利弊。转过头吩咐,“送些吃食来,给姑娘垫巴。”
等跟着的太监们走了,赵有良也欲走,尖角靴在地面上打了个转,还是回头,没头没脑地说,“先帝爷跟前的常老爷子早晨驾鹤了,万岁爷心中郁着一口气。姑娘好好休整,过会子,咱还是平心静气地说话为好。”
赵有良也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听见,见她不答话,添了一句,“跟着姑娘来的那宫女,会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