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一连五天过去。薛云没有等来郑伦,反而先等来了余贵的人。当时他正在跟着齐氏兄弟查看城墙修筑的进度。由于人多力量大的关系。城墙修筑得非常快,原本仅有三米的城墙都已经加高加固到了五六米。虽然距离薛云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但至少未来一个月内势必能修筑完成。站在满是土石混杂的城墙上了望远方的河对面。突然有一骑闯入了薛云他们的视线。从对方的装束便能明显看出是自己这边的人。他似乎有什么紧要的事情禀报,连过桥的时候都没有放缓马速。为了避免误会,一路他都在大喊。“带他过来。”眼看对方即将入城,薛云立马朝身边的崔建德吩咐道。“是!”崔建德抱拳领命离开,很快便把人给带了过来。“出了什么事?”随着来人带到,薛云的脸色都沉了下来。无他。对方背后插着一根箭矢。“大人,求你救救余队长,我们前往幽都府周边探查的时候,意外遭到了戎人游骑的截杀……”来人年纪与薛云相仿,或许是一路赶着回来求援,人都灰头土脸满是疲惫。在认出薛云后,他当场便跪倒在地哭求起来。“先起来,和我仔细说说情况。”薛云听后眼皮都跳动一下,脸上却面无表情地说道。“是……”来人没有犹豫,很快便一五一十地讲述起来。他叫典忠,出身于东山府一个裁缝家庭。当初薛云大规模招兵的时候,他便主动报名顺利入选。由于眼力出众,兜兜转转下他也划归到余贵麾下成为了一名斥候。这回他们奉薛云的命令前去幽都府周边探查戎人大军的动静。未曾想他们到了地方后,没两天便疑似暴露。一支戎人游骑趁夜袭击了他们的临时营地。结果导致大半弟兄惨死在了戎人的屠刀下,仅有余贵典忠少数人侥幸逃脱。偏偏这支戎人游骑对他们紧咬着不放,摆出了一副追杀到底的姿态。为此余贵决定引开戎人游骑,争取给典忠回去求援的机会。再三劝说无果下,典忠不得不遵循余贵的命令拼死逃了回来。尽管他成功甩脱了戎人游骑的追击,可仍旧不慎中了一箭。“如今余贵他们在什么地方,追杀他们的戎人游骑又有多少?”了解完情况后,薛云都不由追问道。“回大人,余队长他们逃往了鹿津渡口,追杀他们的戎人游骑约莫两百左右,而且这些戎人游骑装备精良,战力强悍,遇袭的时候,我等根本都毫无反抗之力。”典忠强忍着悲伤连忙说明。“鹿津渡口么,崔建德,召集两百亲卫骑兵以及备用的战马,准备好足够的干粮饮水,然后随我一同前去救援余贵他们!”薛云不再犹豫直接下达了命令。“是大人!”“感谢大人肯出兵救援……”话音刚落。崔建德抱拳领命,典忠激动磕头。“齐大齐二,三河县便交个你们和卫校尉了。”薛云朝着随同在一旁的齐氏兄弟道。“必不负都尉所托!”齐氏兄弟顿时严肃表示。在等待崔建德召集兵马前来的时候。薛云都轻蹙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余贵的感知力非常敏锐,隔着老远都能觉察到风吹草动。正是凭借这份本领,他在斥候侦查方面可谓是如鱼得水。正常情况下。他不可能会轻易暴露,更不可能轻易遭到戎人的偷袭。除非戎人方面有比余贵侦查能力更厉害的人。诚然。余贵的地位看似不高,但到底是薛云亲手提拔起来的人才。如今属下危在旦夕,他岂有不救的道理。否则麾下其他士卒得知后都难免会感到寒心。反过来说,如果他亲自去营救余贵,麾下的士卒都会更加感动忠诚。如何选择薛云还是清楚的。半个时辰后。崔建德带着一支全副武装的亲卫骑兵们终于赶了过来。主要是整理行囊花费了不少功夫。披上对方带来的甲胄,骑上战马,拿起马槊。薛云便雷厉风行地率领着他们朝着鹿津渡口的方向疾驰而去。为了能从戎人游骑的追杀中救下余贵,他们必须争分夺秒。一人双马下紧赶慢赶,终于在四天来到了鹿津渡口。鹿津渡口还是老样子。原本重新驻扎在这里的戎人都早已经撤离,留下了一地的狼藉。最关键的是他们搜遍了周围都没有发现余贵他们的踪迹。“大人,方圆十里我们都搜遍了,可还是没找到余队长他们。”傍晚之际。负责指挥搜索的崔建德满头大汗地来到了薛云身边禀报道。“还是找不到么……”薛云站在渡口的码头处,望着眼前波涛汹涌的大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开春雪化,充沛的水流让大河都变得不再平静。“大人,您说余队长他们该不是还没到鹿津吧?”崔建德壮起胆子猜测道。“不可能。”薛云摇摇头极为果断道,“鹿津渡口离幽都府远比三河县要近,再者典忠逃回求援的时候,余贵他们同样在逃避戎人骑兵的追杀。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们肯定会比我们提前来到鹿津。”“偏偏余队长他们却不在鹿津,难不成是因为戎人游骑追来,不得不离开鹿津逃往了其他地方。”崔建德顿时若有所思道。“八九不离十。”薛云点头认可道。“可余队长他们最后到底又逃往了哪里?”崔建德下意识喃喃道。“先让弟兄们好好休整一晚养足精神,明日我们再起程继续南下搜寻余贵他们的下落。”薛云没有回答,只是让崔建德让麾下骑兵赶紧去休息。长时间的强行军下是非常劳累疲惫的。要知道不是所有人的体质都和他一样异于常人。为了确保他们的战斗力,缓解他们的疲劳。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让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属下遵命。”崔建德闻言也不好说什么,当即领命告退离开。“余贵,你应该会躲在那里吧?”等到崔建德离开不久,薛云的目光都顺着大河流淌的方向望向了南方。海湖村!曾经他和余贵韩端前往过的地方,也是周拔藏匿的所在。翌日。天还未亮。薛云便率领着骑兵浩浩荡荡地朝着海湖村赶去。“大人,前面似乎有个废弃的村子。”赶了大半天的路,远远地看到一个烧毁的村庄后,崔建德都忍不住向薛云道。“我看到了。”不用崔建德提醒,薛云比他更清楚远处的村子。在确认村子内没有发现戎人游骑的踪影后,他才稍稍放松了警惕。“所有人保持警惕,崔建德你带一队人和我去一趟码头。”到了村子。薛云下达命令后,他带着崔建德等人不紧不慢地来到了空无一人的码头。“周校尉,在下薛云,你可以出来了。”踩在码头结实的木板上,薛云忽然抬起腿重重踩了两下木板。砰砰。两脚下去,码头都微微震动了起来。下一刻。码头下的水面传来哗啦的声响。旋即便看到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男子嘴里叼着把弯刀爬上了码头。“有敌人!警戒!”崔建德看到周拔从水面钻出来后立刻当成了敌人,连忙便拔出横刀大声提醒周围的亲卫。“不必紧张,他不是敌人,而是原来鹰扬军的周拔周校尉。”薛云似乎早有所料,第一时间便示意崔建德他们放下武器。“呵呵,没想到如今你也算是一个大人物了。”上岸后的周拔根本都没有看崔建德他们这些亲卫一眼。他把玩着从嘴里取下的弯刀,狭长的双眼满是深意地盯着薛云上下打量。“余贵曾来过你这里吧?”薛云同样没有和他废话。“余贵?上次和你一起过来的手下?”周拔眉毛一挑,“没错,两天前他确实来过我这里,并且请求了我一件事情。”“他说了什么?”薛云神色平静道。“他说,如果他的同僚来到海湖村的话,麻烦告诉他们,三天内他会重返海湖村,如果三天后他没有回来的话,意味着他已经死了。”余贵确实来找过周拔。面对戎人游骑的穷追不舍。他知道如果薛云未能派人及时前来救援自己,那么自己都会必死无疑。偏偏余贵又无法长时间在一个地方逗留太久,他担心薛云派来的救兵找不到自己。只能出此下策通过周拔来联系转告。“崔建德,听到了吧,回去整军备战吧。”薛云点点头,旋即朝着一丝不苟的崔建德他们道。“属下明白。”崔建德知道这是薛云让他们先行退下的意思,所以毫不犹豫地带人离开了码头。“听说你击败了戎人数万大军?”等到崔建德走后,周拔都再无顾忌,目光紧紧盯视着薛云的眼睛。“没错,这是余贵和你说的?”薛云没有看他,而是把目光落在了远处奔涌流向大海的河面。“是的,毕竟你离开了这么久,你的人又突然出现,我总归会打听下你的情况。”周拔看向薛云的眼神里都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区区一个临阵提拔的都尉。如今却宛如救世主一般接连重创了横扫北境的戎人大军。反倒是他却还苦苦守在海湖村等待着陛下的归来。两相对比下,他都显得格外渺小不堪。“你不用继续在这里等了,根据我得到的消息,陛下已经南下扶苏郡了。”薛云突然来了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周拔闻言猛地瞪大眼睛下意识脱口而出。“没有不可能。”薛云摇了摇头道,“我曾派人跟着曹万他们乘船前往了陛下躲藏的海外岛屿,这是他们回来后告诉我的。”“不可能……不可能……陛下是不可能去南边扶苏郡的……”或许是无法承受这个打击。一时间周拔都变得有些失魂落魄,嘴里一直念叨着不可能。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被击碎了一样。如果陛下真的南下前往了扶苏郡,一直苦苦守在这里的他岂不是跟个笑话一样?“不止如此……”说着,薛云把京城发生的变故以及各地藩王的反应都告诉给了周拔。“如果你现在还有想作为的话,我可以借你一匹马回到中原。”“呵呵,没了陛下,就我如今这副模样还有何面目回去。”周拔脸上都露出了强烈的苦涩。“戎人大军准备南下攻略中原了,我记得你为了保全家乡子弟不得不委身于戎人,而现在你也有了洗刷前耻将功赎罪的机会,甚至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能东山再起的机会了。”薛云并非一个高明的说客,只是简单给对方分析了一下利害。他曾说自己能有今天是魏帝的提拔,所以必须报效魏帝的恩情。其实这种话听听便好了。一个能投降戎人的家伙怎么可能有忠诚可言。说到底,他苦守魏帝归来,无非是魏帝能给予他最大的利益。现在魏帝跑南边的扶苏郡去了。周拔的算盘不仅落了空,也更清楚魏帝前往扶苏郡的意义。这意味着魏帝已经自暴自弃,再也无法成为他的靠山。如此一来。他还想要东山再起的话。薛云给出的办法是回到家乡重新招兵买马抵抗戎人入侵中原。不说他能抵挡住,只要他能取得些许战果。朝廷方面都不可能会亏待他。“我可不觉得你对我会有如此好心。”周拔可不是什么好糊弄的人。回过神来后,他又展现出了理智清醒的一面。“但至少对于你也没有什么坏处,对吧?”薛云淡淡道。“……我明白了,你是想利用我来打击戎人的实力,从而减轻你的压力,对吗?”周拔沉吟了片刻,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这是双赢的事情,何况到时候我也会出兵袭扰戎人的后方,同样能减轻你们面对戎人大军的压力。”薛云并不在意对方看穿了自己的想法。毕竟彼此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你们?”“是的,除了你之外,龙骧军主帅卫宣之子卫超,幽都府长史吕望,长明教祭酒聂陵,他们都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组建起一支抵抗戎人的大军。”:()大魏第一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