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免礼。”
彦昌平虚扶一下,目光在二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停在李修远脸上,“李案首,本官可是久闻大名啊。”
“芩夫子每回来都要念叨你的文章,听得本官耳朵都起茧子了。”
李修远恭敬道:“芩夫子谬赞了,学生愧不敢当。”
彦昌平摆摆手,又看向顾笙:“这位就是名动川州的顾掌柜?果然年轻有为。”
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想到能经营揽月阁的哥儿如此年轻俊秀。
顾笙不卑不亢:“大人过奖,不过是些小生意,不足挂齿。”
宾主落座后,彦昌平捋须笑道:“前日听闻揽月阁那‘烟锁池塘柳’的下联被人对出来了,竟是李案首的手笔?不知对的是何句?”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
顾笙知道这是知府在考校自家相公,不由屏息。
李修远从容道:“学生斗胆,对的是‘焰镕海坝枫’。”
“哦?”彦昌平眼中精光一闪,“细细道来。”
“上联‘烟锁池塘柳’,五行偏旁依次为火、金、水、土、木。”
“学生对‘焰镕海坝枫’,焰字火旁,镕字金旁,海字水旁,坝字土旁,枫字木旁,五行一一对应。”
李修远顿了顿,“意境上,烟锁池塘是静景,学生对焰熔海坝是动景;”
“池塘柳柔美,海坝枫雄浑,刚柔相济。”
彦昌平闭目沉吟片刻,突然拍案叫绝:“妙!绝妙!”
他睁开眼,目光灼灼,“芩夫子果然没看错人。”
“这联本官苦思数月不得其解,李案首竟能对得如此工整又意境相合,难得,实在难得!”
顾笙悬着的心这才放下,眼中满是骄傲。
彦昌平兴致高涨,又与李修远论起其他经书的微言大义。
顾笙静坐一旁,见二人谈得投机,心中暗喜。
李修远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全无平日在家与他嬉闹时的模样。
约莫半个时辰后,彦昌平才意犹未尽地转向顾笙:“顾掌柜今日前来,想必不只是陪夫郎论学吧?”
李修远接过话头:“回大人,学生夫郎有意在城南开设一间泡面工坊,专招退役士兵为工。特来请大人示下。”
“泡面工坊?”彦昌平挑眉,“可是那用热水一冲便能食用的面食?”
顾笙点头:“正是。”
“此面易于储存运输,草民想大量生产,销往各地。”
“而退役士兵纪律严明,吃苦耐劳,正是上佳人选。”
彦昌平眼中闪过精明的光芒:“顾掌柜果然独具慧眼,不过”
他略作沉吟,“退役士兵身份如何核实?若有假冒者混入,岂不麻烦?”
李修远从容道:“学生查阅律例,退役士兵皆在府衙备有腰牌档案。”
“若能请大人指派专人协助核实,必能杜绝假冒。”
“再者,”顾笙接过话头,声音清朗,“工坊若成,既能安置退役士兵,又能为川州增添一项产业。”
“草民愿将每年利润的一成,捐作退役士兵安置基金,由府衙统筹使用。”
彦昌平眼中精光更盛。
顾笙这个提议正中他下怀。
既能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难题,又能增加府库收入,更是一笔亮眼的政绩。
“好!好!”彦昌平连声称赞,“顾掌柜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胸襟,实在难得。”
他转向陈升,“陈师爷,此事就交由你全权配合顾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