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开业前三天,顾笙带着所有员工进行最后演练,从迎客到点单,从上菜到结账,每个环节都反复练习。
“记住,客人一进门就要问‘几位饮茶’,然后引到合适的位置。”顾笙强调,“茶要七分满,点心要趁热上。”
陈默适应最快,三十多种菜品他能快速地打算盘记账。
那两个北边来的厨子也渐入佳境,蒸出的叉烧包白白胖胖,褶子均匀漂亮。
开业前一晚,顾笙和周林安在空荡荡的茶餐厅里做最后检查。
“顾老板,给咱们的店起个名吧。”周林安提议道。
顾笙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突然想起前世最爱去的那家茶餐厅:“就叫‘明月楼’如何?明月楼·旗舰店。”
“明月楼”周林安喃喃重复,“好名字!雅致又不失亲切。”
“这…旗舰店?是总店的意思吗?”
“对,将来我们再开分店,就可以叫一号店、二号店”
开业这天,天刚蒙蒙亮,顾笙就带着所有员工在明月楼做最后的准备。
厨房里蒸汽腾腾,厨师们正忙着蒸制第一批点心;服务员们穿着统一的靛青色短衫,腰间系着白色围裙,正在反复练习迎客礼仪。
“记住,微笑要自然,声音要清亮。”顾笙站在大堂中央叮嘱道,“客人落座后先上茶,再递菜单。”
周林安匆匆从后院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我爹娘和大哥二姐都来了,正在门口候着呢!”
顾笙整了整衣襟,跟着周林安迎了出去。
只见门口停着几辆华丽的马车,周老爷和周夫人正被仆人搀扶着下车,后面跟着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打扮精致的姑娘。
“爹,娘,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顾笙,点心方子都是他琢磨出来的。”周林安热情地介绍道。
周老爷约莫五十出头,面容威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他上下打量着顾笙,微微颔首:“年轻人有想法,不错。”
周夫人则和蔼得多,拉着顾笙的手笑道:“安儿这些天在家念叨个不停,说你的点心如何新奇,今日我可要好好尝尝。”
“伯父伯母里面请。”顾笙恭敬地将周家人引到二楼最好的雅间,“开业第一笼点心马上就好。”
随着鞭炮声响,明月楼正式开业。
早已等候在外的客人们蜂拥而入,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大堂明亮整洁,一盆盆绿植点缀其间,每张桌子都用雕花木栅栏半围起来,既通透又私密。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的透明橱窗,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从未见过的点心:晶莹剔透的虾饺、金黄酥脆的春卷、颜色鲜艳的红肠、雪白松软的叉烧包
“客官几位?”穿着统一服装的服务员笑容可掬地迎上来。
“三、三位。”一个商贩模样的男子结结巴巴地回答,显然被这阵仗震住了。
“这边请。”服务员将他们引到靠窗的位置,动作利落地倒上茶水,“这是本店免费的菊花茶,菜单在这里,选好后摇这个铃铛就行。”
那商贩接过制作精美的菜单,只见上面不仅写着点心名称,还配着小图,价格也清清楚楚。
他从未见过这样做买卖的,顿时间觉得新奇得不得了。
二楼雅间里,周老爷夹起一个虾饺,对着阳光看了看:“这皮薄得能透光,倒是稀奇。”
“爹,您尝尝,保证鲜掉眉毛!”周林安殷勤地给父亲蘸上酱料。
周老爷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顿时瞪大了眼睛。
虾肉鲜甜弹牙,笋丁清脆,薄如蝉翼的皮子居然还能兜住汤汁,这手艺简直绝了!
“唔确实不错。”周老爷故作镇定地点点头,手上却已经去夹第二个了。
周家二姐周敏正小口啜饮着奶茶,突然惊呼:“这黑色的小丸子好有趣!弹弹的,甜而不腻。”
“这叫珍珠奶茶,也是顾老板独创的。”周林安得意道,“整个川州府独此一家!”
周母却夹起了离自己最远的红色肠子,周林安迅速解释道:“娘,还得是您,真是慧眼识珠,这是我们店的招牌之一:虾红米肠,您快尝尝,保证不让您失望!”
周母轻轻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馅鲜美,虾肉的鲜与红米肠的香完美融合,确实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