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那不是李家二郎和笙哥儿吗?”
几个在田埂边歇息的村民最先认出了他们,立刻围了上来,脸上堆满笑容。
“笙哥儿回来啦!你建的那合作社如今可帮了村里的大忙,今年我家腌的咸鱼卖得比往年多挣了三成!”张叔兴奋说道。
“真好啊,修远如今是秀才老爷了,咱们上水村也跟着沾光啊!”
顾笙撩开车帘,与李修远一道下了马车,笑着与众人寒暄。
两人被热情的村民们围住,这个递上一把新摘的枣子,那个塞来几个还带着泥土香的荸荠。
“如今这鱼塘里的鱼苗长得可好了,笙哥儿啥时候有空去看看?”王凤梅扯着嗓子喊道,
李秋兰也红着眼眶:“工坊这个月的工钱又涨了,我家闺女都能攒嫁妆了!真的是多谢笙哥儿你了。”
这样的好日子他们从前哪敢肖想。
如今,不仅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还能有余钱,偶尔还能吃上一顿肉。
顾笙一一应着,从马车里取出几包从川州府带回的糖果分给众人。
李修远站在他身侧,时不时点头应和,他看着哥儿游刃有余地与乡亲们交谈,眼底满是骄傲。
告别村民后,马车继续向李家驶去,转过熟悉的村道,顾笙忽然怔住了——
李家原本低矮的茅草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青砖白瓦的崭新院落!
黑漆大门上挂着红灯笼,院墙边还栽了几株初绽的梅花。
“这”顾笙猛地转头看向李修远。
那人嘴角噙着笑,眼里闪着狡黠的光,他喜欢看到顾笙惊喜的表情:“喜欢吗?”
顾笙眼眶发热,这才想起来李修远在川州府时说过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想来就是这了。
“笙哥儿和修远回来啦!”
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周兰挺着微凸的肚子最先冲出来,身后跟着笑呵呵的李父李母。
李明远扛着半袋面粉从后院绕出来,三妹李倩牵着双胞胎弟弟妹妹,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围了上来。
“瘦了!”李母抹着眼泪捏李修远的脸。
“娘,我都多大了”李修远无奈地任她揉搓,眼睛却一直往顾笙那边瞟。
李倩亲热地挽住顾笙的胳膊:“笙哥儿快来,给你留了最新鲜的枇杷,就等你回来吃呢!”
“漂亮二哥夫哥哥,我好想你啊!”李茹不甘示弱地宣誓自己的存在感。
顾笙被双胞胎拉着往院里走厨房里飘来阵阵饭香,灶房门口挂着新腌的腊肉。
顾笙站在阳光下,听着耳畔的欢声笑语,忽然觉得胸口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
李修远悄悄凑过来,在衣袖遮掩下握住他的手:“喜欢吗?”
顾笙重重点头,“喜欢,”特别喜欢。
晚饭的时候,堂屋里油灯明亮,饭菜飘香。
一家人围坐在崭新的桌旁,桌上摆满了顾笙和李修远从川州府带回来的腊味、蜜饯,还有李母亲手炖的鸡汤。
“村里如今可热闹了,”周兰夹了一块腊肉放到顾笙碗里,“自从鱼塘和工坊建起来,家家户户都跟着沾光,连隔壁村的姑娘都抢着嫁到咱们上水村来呢!”
李父抿了一口酒,红光满面:“前几日里正还说,要请阿勇那孩子当村里的副里正,帮着管合作社的事。”
李家的成员轮流讲述着近两个月来村子里发生的种种趣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掩饰的喜悦。
就连星远也去上私塾了。
顾笙笑了笑,刚要开口,手心突然一热——李修远在桌下握住了他的手。
“爹,娘,”李修远站起身,声音清朗,“我有件事要说。”
全家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他牵着顾笙的手举到桌前:“这次回来还有一件事,我要娶顾笙进门。”
饭桌上安静了一瞬。